纽约遭遇罕见暴风雪袭击
据报道,纽约中央公园检测到的降雪量,已经与1977年创下的年度最晚降雪纪录持平。纽约居民们也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场难以置信的“五月飞雪”。有人写道:“纽约五月下雪!好像2020年还不够疯狂似的。”一位名叫Nik Long的网友说:“如果你需要更多世界末日来临的证据,纽约5月下雪了。”
目前,纽约市以及波士顿的公立学校也于近日基本停课。此外,全美数千次航班被取消,机场封停。包括铁路,公交在内的所有出行方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应对冬季风暴的袭击,很多超市出现了货物被一扫而空的现象。Walmart的货架上,面包,水和牛奶这类应急食物早都销售一空。
所以在这个大雪封城的日子里,在这里向大家建议:
第一、关注气象部门关于暴雪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
第二、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储备足够的水和食物;
第三、大暴雪期间要要减少外出活动;
第四、大雪天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就是交通事故,所以尽可能减少出行或调整出行计划。
1、反对居家令,美国示威者扛火箭炮进快餐店
当地时间5月9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群居家令抗议者扛起武器上街游行示威,期间他们前去餐馆用餐,有人还肩扛火箭炮。但不少美国网友质疑了他们持武器抗议的行为。
2、三大股指高开低走:创指收跌1.05%,北向资金继续净流入
5月11日,A股市场高开低走,沪指2900点再度得而复失,北向资金继续净流入。
受外围市场影响,5月11日A股市场在上周五收涨基础上双双跳空高开,沪指更是直接站上2900点。由于市场表现出分化,沪指失守2900点,创业板因为受到权重股的走弱拖累而一度翻绿。午后更是进一步回落,三大股指悉数翻绿,临近收盘跌幅收窄但仍收绿。
至5月11日收盘,上证综指跌0.02%,报2894.8点;深证成指跌0.29%,报10969.28点;创业板指跌1.05%,报2102.83点。
5月11日,沪深两市成交总额684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6875亿元减少28亿元。其中,沪市成交2719亿元,比上一交易日2766亿元减少47亿元,深市成交4128亿元。
沪深两市共有57只股票涨幅在9%以上,7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北向资金5月11日合计净流入26.47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10.72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5.75亿元。
科创板41涨1平60跌。涨幅最大的为新上市的凌志软件(688588),收涨264.93%;跌幅最大的金科环境(688466)收跌9.52%。
猪肉股大跌
在板块方面,西部水泥板块走强,青松建化(600425)涨停,天山股份(000877)、博闻科技(600883)等涨逾5%。
汽车胎压监测板块同样表现抢眼,万通智控(300643)、威帝股份(603023)等涨停,华阳集团(603197)、日上集团(002593)涨逾3%。
猪肉板块领跌两市,正邦科技(002157)、傲农生物(603363)、唐人神(002567)、牧原股份(002714)等跌逾5%。消息面上,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5月11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41.45元/公斤,比上周六下降2.0%。
医药生物板块同样调整明显,司太立(603520)、康弘药业(002773)、益丰药房(603939)等跌逾4%。
当前位置不建议盲目追涨
国泰君安认为,沪指表现相对较强,创业板指高开低走。短期而言,指数进入筹码密集区域,波动或将放大。关注成交量变化情况,若量能不能持续放大,则需要警惕冲高回落风险。因此,当前位置不建议盲目追涨,可以沿着业绩较优的角度逢低布局新基建领域的相关上市公司。
华泰证券认为,在当前利率水平下,A股风险溢价达4.98%,风险偏好已回到2月底至3月初、海外疫情暴发前高位。估值方面,A股成长股估值,领先于蓝筹股,修复至国内疫情暴发前水平。在存款基准利率未调整的情况下,短端利率底部或已出现,分子端业绩修复程度成为市场进一步上行的核心变量。国内已从供给端修复转向需求端修复,叠加逆周期调节政策加速落地;海外尚在供给端修复期,复工后疫情二次暴发风险仍在。短期海外需求回暖缓慢或制约景气企稳,关注结构性机会:加配三个“电”(电子/电源设备/家电),右侧“云”(云基础设施服务),左侧“汽零”及电动车产业链。
兴业证券认为,市场随政策春风起舞、围绕“内需”中心,上周3个交易日,沪深300上涨1%,通信、计算机、电子等成长实现约4%涨幅,完美演绎“蓝筹搭台,成长唱戏”的行情。在经历了一季度极不寻常、前所未有的情况后,内需经济逐步向好爬坡、欧美经济显示复苏迹象;流动性一如既往宽松,利率下行,对股市增量资金是重要支持;创业板注册制、新三板创新层、QFII额度放开等改革,提升市场风险偏好,继续看好市场。
围绕“内需”中心,蓝筹搭台+成长唱戏进行时。1.业绩稳定、估值底部区域,外资流出转向流入的核心资产蓝筹方向。2.受益于利率下行,政策改革,业务提升的券商;3.与5G相关、半导体链、5G应用端的云、传媒游戏、传媒视频等“科技基建”领域。
3、你那里降价了吗?农业农村部:猪肉批发价下降2%,6种水果平均价格下降1%
3、你那里降价了吗?农业农村部:猪肉批发价下降2%,6种水果平均价格下降1%
每经编辑:赵庆
你那里肉价、菜价降了吗?农业农村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猪肉批发价比上周六下降了2%,平均价格为41.45元一公斤,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比上周六下降了1%。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5月1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15.95,比上周六下降0.79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17.86,比上周六下降0.93个点。截至今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41.45元/公斤,比上周六下降2.0%;牛肉70.71元/公斤,比上周六下降0.7%;羊肉66.92元/公斤,比上周六上涨0.2%;鸡蛋6.73元/公斤,比上周六下降1.5%;白条鸡16.92元/公斤,比上周六下降0.7%。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3.87元/公斤,与上周六持平;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为6.09元/公斤,比上周六下降1.0%;鲫鱼平均价格为16.91元/公斤,比上周六下降0.9%;鲤鱼12.24元/公斤,比上周六上涨1.2%;白鲢鱼7.75元/公斤,与上周六持平;大带鱼39.07元/公斤,比上周六上涨2.0%。
今天,国内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监测的46个品种中,与上周六相比,价格增幅前五名的是西葫芦、平菇、鸭梨、大葱和油菜,幅度分别为10.3%、4.6%、3.5%、3.2%和2.4%;价格降幅前五名的是西红柿、巨峰葡萄、大白菜、土豆和大蒜,幅度分别为6.4%、4.8%、4.1%、3.7%和3.5%。
4、甬舟一体化提速:大都市区“产城人路”大融合
4、甬舟一体化提速:大都市区“产城人路”大融合
每经记者:叶晓丹 每经编辑:陈俊杰
作为浙江省四个城市群同城化行动之一的甬舟一体化,正加速推进。
5月6日,宁波市公安局发布《关于全面放宽我市落户条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给予一个海峡之隔的舟山市户籍人员迁移户口同城待遇,舟山市区户籍等同于宁波市区户籍,舟山县市户籍等同于宁波县市户籍。
从规划战略来看,除了甬舟外,包括杭绍甬、嘉湖、衢丽花园城市是浙江省今年着力推进的四大都市区建设,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4月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浙江将推动资源要素向四大都市区集聚。除了进一步放开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外,浙江省还将以政策推动建设用地、用海资源向大都市区特别是中心城市集中倾斜。
那么,在甬舟一体化方面,资源要素如何集聚?除了户籍制度的变化,甬舟两地当前在交通、产业、港口方面又呈现了怎样的融合趋势呢?
户籍松绑 推进人口集聚
5月6日,宁波市公安局《关于全面放宽我市落户条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指出:“为进一步优化我市户口迁移政策,放宽落户条件、降低落户门槛,更大力度集聚人口,特此发布《通知》。”
该《通知》显示,宁波放宽了“高层次人才专户B类家庭户”设立条件,放宽居住就业落户条件,放宽投资创业落户条件;并放宽社保缴纳条件,社保缴纳年限累计的范畴由“在宁波缴纳”放宽至“在浙江省内缴纳”,即在省内其他地市缴纳的社保可纳入宁波累计缴纳年限。
值得关注的是,《通知》明确给予舟山户籍人员迁移户口同城待遇,舟山市区户籍等同于宁波市区户籍,舟山县市户籍等同于宁波县市户籍。
舟山一市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一政策出台,当前对人员流动入职是一个利好政策,此外,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孩子的就学问题。
此前有媒体报道指出,户籍往往和子女教育、购房门槛、养老待遇等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推出“户籍同城化”政策的城市,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户籍对异地生活、工作的束缚,推进两座或多座城市的一体化发展。
宁波市政府官网披露,截至2019年底,宁波市拥有户籍人口608.5万人,其中市区300.9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854.2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城镇化率)为73.6%。2019年宁波市迁入人口65642人,迁入率为10.8‰。迁出人口23145人,迁出率为3.8‰。
交通互联 强化大都市圈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前曾多次前往舟山采访,舟山多离岛,孤悬东海,通往舟山的交通或走舟山跨海大桥公路或以飞机为主,尚无铁路通达。
甬舟铁路是目前推动甬舟一体化的重要交通项目。据了解,甬舟铁路设计全长77公里,西起宁波东站,经宁波市鄞州区、北仑区,新建海底隧道至舟山市金塘岛,新建跨海大桥至册子岛及本岛,终于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采取“桥梁+隧道”组合方式。
事实上,甬舟铁路的战略地位并不仅仅局限于甬舟一体化。于浙江省而言,甬舟铁路是浙江省“十三五”时期规划建设的重大战略平台之一“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其中一个项目,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建设,将义乌和宁波舟山港连接起来,建立起“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格局,成为连通宁波舟山都市区和金义都市区的经济走廊、开放走廊。
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层面来看,甬舟铁路还是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沪舟甬跨海通道的重要工程之一。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网站4月20日公布,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连接上海、舟山、宁波的“沪舟甬跨海通道”写入其中。
据了解,沪舟甬跨海大通道为公铁两用,主要分为上海段、岱山-洋山段、舟山本岛-岱山段和甬舟段。甬舟段由甬舟高速公路、甬舟高铁、甬舟高速公路复线3个项目构成。总里程160公里,总投资1000亿元。可以说,沪舟甬跨海大通道一旦打通,宁波、舟山诸岛、上海如这一链条上的明珠,被一一串联起来,将大大缩短上海与舟山、宁波之间的交通距离,推动大都市圈建设集聚。
产业共振 海港之城互相补益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秦诗立在接受《浙江日报》采访时表示,过去,创新能够由某一个企业或者某一个县域经济体完成,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已难以由一个城市独立承担,需要周边城市紧密协作、优势互补。浙江省建设大都市区和一体化是相辅相成的,一定程度上讲,都市区化也是浙江省推进区域一体化的主形态。
同时,《浙江日报》4月底报道,2020年,围绕大都市区建设,浙江省将推进一批一体化先行区建设,其中包括在金塘、六横板块选择合适区域先行启动甬舟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
从城市禀赋而言,宁波是浙江的制造业强市,宁波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宁波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85.1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人均GDP为14.3万元,合2.1万美元。
2019年8月宁波市公布了宁波市企业百强榜单。榜首夺魁的是镇海炼化,《宁波日报》彼时报道称,连续15年蝉联第一的镇海炼化去年(注:2018年)营收达1137.87亿元,增加106.10亿元,增幅达10.28%。不过,透过榜单可以看到,紧随其后的雅戈尔、奥克斯、金田投资、吉利汽车、均胜电子等千亿级工业龙头培育企业与镇海炼化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再来说一下舟山,近期舟山市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数据,事实上受疫情影响,多地政府一季度GDP或多或少都受到冲击,而舟山市却呈现了逆向增长的势头,舟山市统计局初步核算,舟山市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2.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34.3%,第三产业增加值下降1.7%。
舟山市统计局总统计师张荣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绿色石化基地项目一期实现全面投产,一季度产值占舟山规上工业比重近一半,拉动整个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是今年一季度经济逆势飞扬的重要增量。
绿色石化基地生产所需的原油进口也拉动了舟山外贸进出口、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一季度舟山油品进口总值增长了2.9倍;石油天然气吞吐量增长了52.9%。
石油,大宗之王,它背后又与炼化、港口、金融等产业息息相关。舟山和宁波在石化产业都有优势,且宁波舟山港为两城提供了优质的港口资源。舟山港是干散货运输集中的港口,所辖皆在舟山市的浙江自贸区更是提出了要打造“油气全产业链”,力图形成油气产业集聚。而宁波外连东海、内承陆地,今年1月初挂牌成立了浙江自贸区宁波联动创新区,立足于浙江自贸试验区的定位,宁波联动创新区提出了将围绕“三中心、一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即国际油气资源配置中心、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全球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科创中心及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另据《浙江日报》报道,甬舟两地正在共同努力,积极谋划推进甬舟合作区建设,共建国家级绿色石化基地,搭建长三角LNG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链等产业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港口一体化2.0版,提升开放优势联动。
而脱离省域概念,甬舟一体化背后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舟山的资源禀赋+宁波的制造业禀赋+上海的金融禀赋,三座海港之城如何做到高效补益,或许是一体化背景下需要修炼的内功。
5、舒兰要做到5个“不漏一人”,国家疾控中心5名流调专家已抵达
5、舒兰要做到5个“不漏一人”,国家疾控中心5名流调专家已抵达
每经编辑:赵庆
5月10日,舒兰市出现了13例本土确诊病例,打破了吉林全省73天无本土新增病例的持续向好局面,舒兰市成为目前全国唯一一个疫情高风险地区。
5月11日上午,吉林省举行舒兰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舒兰市人民政府市长金华表示,舒兰市将按照高等级风险防控要求,全面进入战时状态。
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高材林介绍,目前舒兰市社会基本面稳定。当地已精准开展了摸底排查,将可能接触的人员全部纳入筛查范围,严格排查。截至目前,已排查2005人,追踪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290人,均已隔离。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范明表示,此次聚集性疫情的隐蔽性非常强,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对舒兰市的疫情防控要坚决做到五个“不漏一人”,流调不漏一人,隔离不漏一人,检测不漏一人,管控不漏一人,救治不漏一人。
据吉林发布,国家疾控中心5名流行病学调查专家昨晚抵达舒兰市,目前正在联合开展调查。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人民日报、央视、吉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