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成年人网络打赏可以退还
近年来,我国网络支付技术和网络娱乐服务业发展迅猛,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现象广受关注,也出现了未成年人为网络游戏或网络直播平台支付较大金额用于充值、“打赏”而形成的纠纷。那么,未成年人打赏有效吗?最高法新出台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的态度是:无效。
新出台的《意见》明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成年人在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过程中,通过充值、“打赏”等方式支出的款项如果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则该付款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行为,需要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才能发生效力,如果法定代理人不同意或不予追认,则该行为无效。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条规定虽然以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主要对象,但“举重以明轻”,对于不满八周岁的孩子们来说,因为他们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游戏所花费的支出,一律应该退还,这是依法所能得出的当然结论,所以指导意见没有专门规定。二是在支出款项的数额方面。本条规定没有采用“一刀切”的做法,而是将应予返还的款项限定在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这一点在具体案件中可以由法官根据孩子所参与的游戏类型、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判定。
(总台央视记者李文杰黄一宸韩文炀)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设在该所的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历经近3年的医-工交叉深入探索,成功研发出新型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系统及手术导航技术,并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临床应用转化研究。
当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依然是手术切除,精准、有效的肿瘤切除成为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而新兴的光学分子影像技术为图像引导手术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诺贝尔奖获得者钱永健等学者进行众多研究,试图在活体上用荧光成像方法“点亮”肿瘤,解决肿瘤标识问题,开启光学分子影像技术在手术导航领域应用的先河。同时,科学家们持续探索如何将荧光成像技术用于解决临床问题,但一直面临诸多挑战。
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在成功研发出新型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系统及手术导航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荧光探针吲哚菁绿(ICG),开展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在人体肝癌成像上的应用,解决了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临床转化的问题。
临床应用研究发现,该技术可以术中发现其他影像模态难以发现的肝癌微小病灶和转移灶,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的准确性。
中国科学家完成的这项重要医工交叉领域研究成果论文,近期已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论文第一作者为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胡振华研究员,通讯作者为田捷研究员。
国际同行对该成果论文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近红外二区成像技术经历10年的基础研究,终于在国际上首次成功用于临床,这为它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开启了大门,最终将造福患者。
2、天津口岸前四月进口冻肉增长迅猛 保障京津冀“肉篮子”供应
2、天津口岸前四月进口冻肉增长迅猛 保障京津冀“肉篮子”供应
中新社天津5月19日电 (记者 张道正)记者19日从天津海关获悉,今年1至4月天津口岸进口冻肉61.1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75.3%。其中,进口冻猪肉30.8万吨、增加156.9%,进口冻牛肉24.2万吨、增加43.7%。进口冻肉作为中国国内重点民生商品供应的有益补充,为疫情期间保障居民“肉篮子”贡献力量。
天津口岸作为中国重要的进口肉类口岸和北方进口肉类产品贸易集散中心,主要辐射京津冀为主的北方地区。为保障通关顺畅,天津海关在严把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前提下,实施预约通关查验制度,确保货到即检,实施“挺进码头”工作举措,对国储肉等民生物资设置绿色通道,优先审单、查验、出证,查验人员进入码头实施现场查验作业。
海关工作人员介绍,天津口岸进口肉类食品主要来自欧盟、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今年1至4月自欧盟进口19.3万吨,增加1.9倍,自巴西进口11.2万吨,增加1.5倍,自阿根廷进口6.4万吨,增加45%,三者合计占进口总量的60.4%。(完)
3、最高法:针对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维权难,正研究集体诉讼制度
3、最高法:针对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维权难,正研究集体诉讼制度
针对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维权难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研究“中国版”的集体诉讼制度,以此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资本市场的“痼疾”。
5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法审委会副部级专委刘贵祥透露,截至2020年1月,中国证监会系统内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累计提起证券支持诉讼24起,累计获赔投资者534人次,支持诉讼诉求总金额1.14亿元,获赔金额约5434万元。
澎湃新闻注意到,针对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维权难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证监会共同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支持建立非诉讼调解、先行赔付等工作机制,通过支持诉讼、示范判决等方式拓宽投资者索赔的司法路径。
最高法指出,在示范判决方面,北京法院和上海法院均制定了审理规则,建立示范判决机制,实现平行案件诉调对接、快速结案。“方正科技”虚假陈述案件作为国内首例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案例,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在代表人诉讼方面,去年6月发布的《关于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11月发布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均提出要在总结审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选择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纠纷案件以《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的代表人诉讼方式进行审理,逐步展开试点工作,并就证券虚假陈述纠纷代表人诉讼的立案登记、案件甄别及程序决定、选定代表人等具体问题作出了规定。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杭州中院在“五洋债”虚假陈述案件、南京中院在“怡球资源”、“辉丰生物”、“澄星化工”、“蓝丰生化”等四家公司股票虚假陈述案件中,已经采用了代表人诉讼制度开始审理。
刘贵祥表示,人民法院在保护中小投资者方面所做的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2020年世行营商报告中,评价在投资者发生利益冲突时法律对中小投资者保护力度的“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上,我国排名第28,上升了36位,是中国去年上升最快的指标之一,其中 “股东治理指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最高法还透露,目前正结合修订后《证券法》第95条关于代表人诉讼的新规定,正在开展相关司法解释的调研和信息化诉讼平台的搭建等相关工作,争取实现从权利登记、当事人的查明、诉讼通知、意见表达、执行款项发放“一站式”解决,构建高效、透明、便捷、低成本的“中国版”的集体诉讼制度,在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资本市场的“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