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失业率5.2%创十年新高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19日公布,2月至4月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升至5.2%,创逾10年新高;就业不足率为3.1%,是超过15年来的高位。相较1月至3月的数字,现时失业人数升至20.25万人,增加4.03万人;总就业人数则降至365.74万人,减少6.26万人。
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表示,新冠疫情继续广泛影响经济活动,劳工市场急剧恶化,2月至4月的总就业人数和劳动人口均创历史最大按年跌幅。零售、住宿及餐饮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合计失业率急升至9%,创逾15年新高;就业不足率也急升至5.9%,是有纪录以来的最高位。
1、为什么说中国为全球战“疫”争得先机?香港失业率5.2%创十年新高,具体原因是什么?怎么回事?罗致光预计劳工市场短期内将继续面对巨大压力。为保持经济活力,特区政府已推出历来最大规模的纾困措施,包括一系列保就业和创职位措施,将有助保障员工就业。希望一切都能够好起来!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题:为什么说中国为全球战“疫”争得先机?
中新社记者 张素
“受益于中国正在采取的大规模防控行动,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这是‘窗口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多次这样说。
他也不止一次敦促相关国家抓住疫情防控的“窗口期”。3月底,世卫组织专门介绍了中国分区分类防控措施,那时中国已基本没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中国采取的“限制人员流动的措施在中国范围内延缓了疫情传播两至三天,中国以外地区延缓了两至三周时间”。
5月初,权威期刊《自然》网站在线发布了一项英、中、美多国科研团队联合研究。科学家建模推算,如果不实施有力的非药物干预措施,那么中国境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可能增长67倍。研究也认为,“中国为遏制新冠病毒在其他地区的蔓延和减轻其影响提供了时间窗口和准备机遇”。
回顾过去数月,一些国家把握时机,比如中国的近邻韩国。韩国总统文在寅评价,韩中两国抗疫思路和举措相似,抗疫合作卓有成效。也有一些国家背道而驰,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此直言不讳,“美国联邦政府在前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英国早在1月底就知道疫情的严重性,却白白浪费了时间”。
“中国给世界争取了时间,还给世界提供了第一手的病理资料和防控对策经验。”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周玮生说。如其所言,随着疫情多点暴发,中国以另一种方式为全球战“疫”争取更多机会:“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
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和统计系教授、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林希虹归纳出“武汉经验”对全球抗疫的六个“启迪”,分别是:居家隔离和社交隔离;集中隔离;为医护人员提供足够的防护和后勤保障;提高检测能力;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保护易感人群。她说:“‘武汉经验’对各国来讲非常有意义,让各国不是从零开始。”
“全球都应该学习中国经验。”《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直言。他呼吁各国采取与中国同样有力的防疫措施,包括“对疫情严重的地区采取封闭管理”。
“我们都在学习借鉴中国的措施和经验。”埃及卫生与人口部部长助理默罕默德·绍基特意提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国在50天内探索形成的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6版防控方案,译成多语种。世卫组织据此又总结出最有前途的四种治疗方案,挽救无数生命。
还有一批中国医疗专家临危受命,带着实战经验转战海外,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就是其中一员。直到现在,他与同事还在塞尔维亚帮助当地控制疫情。他说,塞方听取中方专家组建议,采取建设“方舱医院”和实行大规模检测等方法。令人欣慰的是,塞尔维亚已结束国家紧急状态。
随着新冠病毒传播被遏制到较低水平,许多国家陆续放宽限制。世卫组织方面强调“解封”需要谨慎,同时指出,中国、韩国等国有针对病例激增的预警,“这是人们需要看到的快速行动能力”。
最新研究还提醒,新冠病毒可能成为永不消失的流行性病毒。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传染病专家均认为,接种疫苗是获得“群体免疫”的最佳路径。
面向疫苗研发这方新“战场”,中国正在下好“先手棋”:目前在世卫组织官网上已备案并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肺炎疫苗共有8个,其中4个来自中国。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率先进入二期临床试验。而刚刚落幕的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强调“疫苗与医疗方法应全球共享”,中方作出的相关承诺再度令外界备受鼓舞。
2、中国政府2019年工作大盘点:38项量化指标任务全部完成
2、中国政府2019年工作大盘点:38项量化指标任务全部完成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夏宾)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中国国务院19日对外公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量化指标任务落实情况表,38项指标任务均已完成。
报告提出预期目标,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实际“成绩单”显示,去年中国GDP增长6.1%,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0865亿元(人民币,下同),符合年度预期目标。
与此同时,2019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6%,完成“3%左右”的预期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2019年,中国铁路固定投资完成8029亿元,超过8000亿元的预期目标;全国完成公路水运投资23451亿元,超过1.8万亿元的预期目标;全国建成高标准农田8150万亩,做到了8000万亩以上的预期目标。
在财税方面,“赤字率按2.8%安排、财政赤字2.76万亿”“全国财政支出超过23万亿元”“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10.9%”“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等目标均如期实现。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5776亿元全部下达,比2018年增加400亿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19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全年各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0%至5.3%之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优于“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等预期目标。
2019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新增的15元用于大病保险”“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等目标一一实现。
此外,2019年实现了全国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较上年降低41%,与“再降低20%以上”的目标相比,民众获得了更大利益。
2019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人,亦超过预期目标;全年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投资553.7亿元,提升了548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全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9万公里。
民众追求的还有绿水青山。2019年,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4.4%和3.5%;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3.2%和3.3%,均超额完成任务。
为了让企业能够“轻松”经营,中国政府多措并举。
从减税降费来看,2019年制造业等行业由16%的税率降至1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由10%的税率降至9%;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份均已降至16%;全国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降低10.0%;全国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较上年降低36.7%。总体而言,中国2019年全年减税降费超过2.3万亿元,远超预期目标。
营商环境亦在改善。2019年,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2019年,各级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已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6647亿元,台账清偿进度70%以上,中央企业率先实现无分歧欠款基本“清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完成年底前清偿一半以上的目标任务
此外,截至2019年末,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028亿元,增幅53.1%;全年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综合融资成本降低1.35个百分点。支持小微企业的任务也如期达成
3、王志刚:不管国际形势怎样 中国坚定支持国际科技合作
3、王志刚:不管国际形势怎样 中国坚定支持国际科技合作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19日强调,中国坚定支持和践行科技方面的国际合作,“这点毫不动摇,不管国际形势怎么样”。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发布会,王志刚回答香港特区媒体提问时说,国际科技合作是一个大方向,科学无国界,科学家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够更好更快地推动科技发展,也才能更好更快地以科技来惠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他指出,科技只有合作起来,人员交流起来,思路有碰撞,才会产生新的提升、新的发现和突破,这是科学发现的规律。“所以我们坚定地在科技领域,包括其他领域,坚持开放合作”,这是科学研究本身的必然要求。
“我们也希望和各国科学家交流合作,形成更好的科学成果,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提供支撑。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这句话用在科技上也是一样。”
王志刚表示,科技共同体应该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中的应有之义。中国科技部今后的具体工作,一是继续加强政府间的科技交流合作,包括双边、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
二是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包括科技人员交流、联合实验室、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科技园区合作,这也是中国科技开展国际合作的重点。
三是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的治理。包括人工智能伦理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各国科技政策如何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等,都需要各国科技界、科技部门一起加强交流。
“我们也希望各国都和中国一样,共同开展科技的国际合作,一起把科技水平提高,惠及人类。”王志刚说,中国愿意携手世界各国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