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建立未成年人收养举报通道
1、如何保护被收养未成年人?代表建议建立收养后跟踪监督机制
民间收养、非法收养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关注。长期研究此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的《收养法》门槛过高,民法典草案放宽了被收养人年龄、引入了对收养人的评估制度。
方燕此前一直呼吁,为避免出现收养人侵害被收养人的情况,应建立收养后跟踪监督机制。如今她的建议陆续得到采纳,被吸收进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编中。
目前,民法典草案中增加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方燕认为,这有助于符合收养条件的被收养人和收养人建立合法的收养关系。但是,建立收养后的跟踪监督制度是当务之急。
建立收养关系后,应当由专门的机构对孩子的生活情况进行长期跟踪,定期到收养家庭了解收养孩童情况、询问孩子的意愿。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以及派出所可以承担起最直接的监督职责。
方燕还建议,应建立举报通道,一旦发现孩子遭虐待、侵害等不利于被收养人身心健康的情况,由主管机关暂停收养,将被收养人与收养家庭隔离。
方燕认为,非法收养的存在,一部分原因是现行收养门槛过高。身为人大代表,方燕经常收到一些群众发来的有关收养问题的信件、电子邮件、电话,其中就有人反映收养门槛过高,导致无法实现合法收养。
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妈妈曾向方燕反映,她准备收养一个未婚女性生下的孩子,但是在给孩子上户口时,当地派出所要求孩子亲生父母共同签署送养协议。
问题在于,孩子的亲生母亲并不知道孩子的生父是谁。到现在,孩子的户口还没有办好。方燕调研发现,现实中类似这位未婚生子又无法找到孩子生父的女性有一定数量,由于无力抚养或其他原因需要送养孩子,“如果不符合法律规定,就会出现民间送养、非法送养,甚至遗弃”。
“现在民法典草案就有了一个很好的改变。”方燕介绍,草案第一千零九十七条规定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
在方燕看来,当前民法典草案关于收养的规定中还有待完善之处。方燕提出,草案规定被收养的子女可以随养父的姓或养母的姓,也可以保留原有的姓。但是,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民族。
方燕遇到过类似情况,有的被收养孩子与收养人是不同民族。在上户口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写哪个民族?这涉及到以后是否能对孩子收养事实保密。
方燕建议,应该给他们一个选择权。“收养过程是一个特别细的工作。”方燕说,今后还会建议在民法典规定的原则下,需要对收养制度进一步的细化,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或者管理办法。
2、计划27日凌晨攻顶珠峰!测量登山队挺进海拔8300米
5月26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最新”攻顶队员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从海拔7790米的C2营地出发,今日将抵达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预计5月27日凌晨攻顶。接应组副组长旺多及队员索朗多杰将在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负责接应。
据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接应组组长次仁桑珠介绍,5月25日,队员从海拔7028米的C1营地出发时风就比较大,行进至海拔7500米的大风口时风力变大。大风迫使队员们无法正常攀登,只能趴在路线上慢慢前进。终于抵达海拔7790米的C2营地之后,队员们在大风中花了一个小时也没能把帐篷搭起来,只能抱着石头趴下躲避大风。
修路队员通过第一台阶。图/旦增罗布
“昨天队员们行军非常艰辛。”次仁桑珠解释说,修路队员和测量登山队队员之所以在这样的大风中继续行军,是为了能赶上5月27日的攻顶窗口期。
据次仁桑珠介绍,昨晚,队员们在大风中艰难地搭起7顶帐篷后,一直担心帐篷会被大风吹走或吹坏。他们三个人挤在一顶帐篷里,只能抓着帐篷杆坐着休息。顶峰测量所需的仪器被队员们小心保护着。队员们一晚上几次出来加固帐篷,大风一直刮到今日5时才减弱。
原计划5月26日凌晨3时出发的6名修路队队员起床后发现风太大,向前进营地汇报后,得到延后一小时出发的指令。11时,修路队已抵达海拔8600米,次仁桑珠预计14时前可完成顶峰修路任务。
人民日报客户端 西藏频道 谷业凯 袁泉
3、教育部:不盲目追求国际化指标和来华留学生规模
据教育部网站5月22日消息,教育部党组发布《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通知强调,各单位要强化主体责任,把来华留学纳入学校总体发展战略中进行统筹谋划。各单位严格执行《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各项要求,不盲目追求国际化指标和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严格招生审核、过程管理和评审制度,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不断加强对来华留学生中国法律法规、国情校情和文化风俗等方面的教育,增进中外学生的交流和友谊,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发展的理解和认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以下是通知全文: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
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
教党〔2020〕27号
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
2020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对全面提升来华留学发展水平、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 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对来华留学生到中国留学以来取得的成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各种方式为中国人民加油鼓劲予以充分肯定,对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表示欢迎,对来华留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和学校始终关心在华外国留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大家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在华外国人员,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都一视同仁予以关心和爱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抗击疫情期间,很多留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为中国人民加油鼓劲;中国将继续为所有在华外国留学生提供各种帮助;中国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勉励留学生们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他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内涵丰富、情真意切、催人奋进,是专门给来华留学生群体的回信,意义重大而深远,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来华留学生的亲切关怀,为下一步发展来华留学事业、加强优秀国际人才培养、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回信精神上来,把回信精神转化为进一步发展来华留学事业、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强大动力。
(一)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做好来华留学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和人文关怀工作。疫情发生以来,各单位按照“属地化管理、一体化推进”原则,将包括来华留学生在内的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正常秩序正在逐步恢复,教育领域复学复课工作有序推进。各单位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引领,继续做好来华留学生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及时关注并妥善解决境内外留学生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加强与来华留学生的沟通联系,鼓励他们主动对外宣介疫情期间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所做的努力以及为全球抗击疫情作出的积极贡献。
(二)坚持提质增效,不断吸引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各单位要强化主体责任,把来华留学纳入学校总体发展战略中进行统筹谋划。严格执行《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各项要求,不盲目追求国际化指标和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严格招生审核、过程管理和评审制度,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加强教学资源配给和师资管理队伍建设,积极打造来华留学重点项目和精品工程。不断加强对来华留学生中国法律法规、国情校情和文化风俗等方面的教育,增进中外学生的交流和友谊,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发展的理解和认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来华留学生正面典型事迹报道,传递来华留学正能量。
(三)坚持对外开放,坚定不移推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国家发展和外交大局高度坚定不移地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打造国际知名的人文交流、科研合作和来华留学中心。创造条件实施教育对外开放重点项目,加快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积极探索教育对外开放新路径、新形式。不断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推动教育对外开放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外交工作大局,更好服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热潮
各单位要把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要加强组织领导,专题部署传达回信精神,利用网络视频会议、线上线下集体学习等多种方式,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热潮,把回信精神转化为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各单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有关情况,请及时报告我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
2020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