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生立遗嘱将房产留闺蜜,背后原因令人泪目,据报道,在中华遗嘱库上海登记中心,1992年出生的王俞(化名)在遗嘱写道,若自己去世后,将自己的一套房产留给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我希望如果我发生意外她能够去我爸妈家看看他们。”据悉,王俞是一名 ICU护士。促使她来立遗嘱的原因,王俞归结为身边一些人的变故。“医院的工作强度很大,身边有同事突然猝死,也有同事突然发生一些变故。”王俞说,她是独生女,父母缺的是关爱。
这个90后女生是个护士,因为医院工作强度大,看到有同事猝死,担心她哪一天突然离开这个世界之后,没有人陪伴她的父母,真是可怜天下独生子女心!我想,如果该女生父母不缺钱,那么,她唯一担心的就是,今后没人关心看望自己的父母,故立遗嘱将房产留给最好的闺蜜,以便让闺蜜代自己延续对父母的关心。
我在想你自己的父母你自己不去关爱,非要在自己能去关爱的时候,不去关爱。首先,对你的这个行为表示敬佩,最起码你是有孝心的女儿。这么早就立遗嘱,想过闺蜜也会离开吗?人生真的是世事无常。可能,昨天还和你有说有笑的朋友或者是亲人,今天可能就不在了。人生有很多的遗憾。只是当时那一刻我们不觉得,等到真正失去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些遗憾只是遗憾了。
我认为善良是开在心上柔媚的花朵,每个人心底都有一颗善良的种子。善良也是灵魂的微笑,是对生命的感恩。以一颗善良的心看世界,人间,就不会有伤害和薄凉。多一分宽容,就会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善良,就会多一分希望;多一份感恩,世界就会多一份温暖和明媚。
看看自己,如果在这个时候立遗嘱的话,我什么都没有可以留给自己孩子的,我连最起码的生活保障都没有,至于有没有这个想法,肯定是有的。因为仔细想想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可以留下的,所以这个念头要暂时放弃,我还得去奋斗。当然羡慕90后的你在上海就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你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再来说一说我个人的想法,闺蜜之情固然重要,我想说的是等你结婚以后可能就不会这么想了,等你结婚以后,生了小孩,你的精力会全部放到小孩子身上,到时候的想法就不是这个想法了。因为自己亲生的子女总想让他们过得好一点。90后虽然已经30岁了,有的人经历的还是太少了,思考还是不够成熟。
或许是我这个人比较传统吧,不能完全地去理解你这种行为。为了能照顾好父母,应该把房子留给自己得到亲人才对,(除非你们之前的关系不是很好)留给闺蜜,期望万一自己有不测让闺蜜来照顾父母,说得通俗点是有点不切实际,说得时尚点这个就有点道德绑架的意思啦朋友。闺蜜再好,也是别人,(当然不排除人间真情的存在)怎能指望没有赡养关系和血缘亲情的人来照顾自己的父母?
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质疑女孩的遗嘱,尤其房产留给闺蜜这件事情上,其实,不管怎样,这件事情都是别人的事,我们只能相信她是经过慎重考虑后的决定,当然是值得尊重,你可能不会做的事情别人未必就不应该做,有时候,物质未必是一个人最看重的东西,也未必是一个人最需要的东西,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所做的选择也就有所不同,理解并尊重就好,也没必要大惊小怪。
当然我们谁也不会陪谁一辈子,如果房子留给父母,经济无忧的晚年他们应该不会太差。如果房子留给闺蜜,闺蜜会陪伴你的父母多久?尚且,她自己还有父母呢,她也会有自己的小家庭。所以,她可能很难把自己有限的精力在去分散到你父母的身上。当你的父母看到她这么累的时候,也会不好意思让她在来的。
今年26岁的唐峰,在广州从事金融行业工作。一个朋友意外身亡后引发的财产纠纷,让他意识到世事无常和遗嘱的重要性。于是,他去年到中华遗嘱库立了遗嘱。在立遗嘱的时候,唐峰专门把游戏账号写了进去。“在‘90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近日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华遗嘱库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底,“90后”立遗嘱人数为236人,其中最小的是18岁。“90后”遗嘱订立者的财产继承中,不动产、股票等财产极少,主要以现金存款和虚拟财产为主。
法律上立嘱人有权处分自己的财产,在有父母子女的情况下不把遗产给亲人而是给继承人以外的人也是合法的,法律上属于遗赠。这女孩把房产给闺蜜是希望自己不在时闺蜜可以给父母些关怀,想法是好的,但如果这是她的条件的话,最好是以比较明确的方式放到遗嘱中才有保障!
现在显然她非常信任自己的闺蜜,但将来的事儿谁说得清呢?这时”附条件遗嘱“的法律规定就能派上用场了,如果在遗嘱中把闺蜜继承房产的权利和关心她父母的条件以比较恰当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就能有督促和防意外的作用。如果没附条件,完成继承后那就纯靠自愿了。
所以,最好是父母健在的时候,自己抽出时间去关爱自己的父母,虽然你这个职业是神圣的“天使”职业,但也不要用这种方式,最后忽视了自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