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洋公园倒闭
疫情重创香港旅游业,停业逾三个月的香港海洋公园处境艰难。香港特区政府目前已向特区立法会申请,拟向香港海洋公园拨款54亿港元(下同)(约合49.4亿元人民币),支援海洋公园维持运营。园方表示,若无注资,预计将于6月破产永久关闭。
据报道,香港海洋公园2020年年初已经宣告财务困难,并建议特区政府注资约106亿港元以发展全新园区。特区政府最新建议把拨款削半至约54亿港元,先应付未来一年营运开支及偿还商业贷款,长远再审视未来定位。香港海洋公园连续4年亏损,上个年度亏损增至5.57亿港元,园方早前估计2020年度入场人次再暴跌逾40%,全年亏损预计6亿港元。近日受疫情影响,香港海洋公园关闭三个多月,连月毫无收入,有关估算已不再适用。
所以香港海洋公园倒闭怎么回事?主要是目前现金支撑不住了。而且全年亏损预计6亿港币。海洋公园董事局主席孔令成5月11日交代最新财务状况时称,关闭三个多月期间,公园流动资金减少约7亿港元,当中涉及每月营运开支1.4亿港元,以及停业损失超过1亿港元收入。他称,公园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财务挑战,目前现金流仅可维持营运至下月底,亟需要政府协助渡过难关。
1、美国空军计划5月16日发射太空战机“X-37B”
@央视军事5月12日消息,据美媒10日报道,美国空军可重复使用的太空战机X-37B计划于5月16日发射。这将是它的第六次飞行任务。与此前不同的是,X-37B此次发射、在轨运行和着陆都将由新成立的美国太空军实施。据了解,X-37B可用于近距离观察其它卫星,扰乱其它卫星工作,甚至用机械臂直接破坏。
(原标题《美军本周发射太空战机》)
2、大货车侧翻埋压瘪五菱,4人死亡
5月11日 云南昭通,彝良县奎香乡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大货车侧翻埋压一辆小车。奎香乡政府称,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受伤,伤者当晚已送医救治,事故原因正调查。
3、与医院起纠纷后无故迁怒院方代表,杭州一男子砸伤医生获刑
2、大货车侧翻埋压瘪五菱,4人死亡
5月11日 云南昭通,彝良县奎香乡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大货车侧翻埋压一辆小车。奎香乡政府称,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受伤,伤者当晚已送医救治,事故原因正调查。
3、与医院起纠纷后无故迁怒院方代表,杭州一男子砸伤医生获刑
杭州上城区法院日前公开宣判一起暴力伤医案,被告人陈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
去年7月11日晚,陈某陪同发热的母亲到医院就诊,因输液问题与院方产生纠纷,医院医患沟通办公室主任梁医生与陈某电话约定次日17时在办公室沟通。第二天16时,陈某来到医院,拿起外间办公室一张圆形金属椅,推开试图阻拦的医生,冲进梁医生所在的办公室,将椅子砸向梁医生,导致后者眼部受伤,经鉴定构成轻伤二级。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陈某为泄愤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轻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梁医生只是在案发前与陈某电话沟通,事发时两人还没说话,尚未涉及纠纷实质处理,并无矛盾纠葛,在案没有证据显示梁医生处理陈某所反映问题有不当,纯系陈某因亲属就医问题无故迁怒代表医院处理的梁医生。
5月12日,《方舱记忆》新书首发,现场还原方舱医院的帐篷内景。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揭秘方舱医院手术室如何满足野外作战需要。
5、西班牙要求入境者隔离两周,英法也可能采取类似措施
西班牙政府12日颁布规定,要求从5月15日起所有从外国入境西班牙的人都必须隔离两周。
据路透社和西班牙《国家报》12日报道,根据西班牙政府的规定,入境者在两周的隔离时间内,除了购买食品等物资、就医以及“必要的情况”,均不得出门。不过,跨境工作者、长途货车司机、航班机组成员以及医护人员等如果未接触过新冠病毒感染者,则不需要接受隔离。
这一隔离规定将从5月15日生效,持续至西班牙国家紧急状态结束。目前西班牙的国家紧急状态定于5月24日,如果紧急状态延长,入境者隔离规定也将随之延长。
此前,西班牙的入境隔离规定仅适用于包机回国者以及从意大利回国的西班牙人。
英国和法国也可能出台入境者隔离两周的政策。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英国首相约翰逊10日宣布英国的“解封路线图”时说,为预防境外输入,“很快会对乘飞机进入我国的民众实施隔离”,但他并未给出隔离措施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英国首相府和法国总统府10日晚些时候分别宣布,自法国入境英国的旅客暂不需要接受隔离。
英国媒体此前报道称,英国的隔离规定将从5月底或6月初开始实施,隔离期为两周,一些特定国家和地区以及特定行业的工作者将得到豁免。
据路透社和法新社此前报道,法国卫生部长韦朗5月2日宣布,包括法国公民在内的所有入境者必须隔离两周。但法国总统府3日又表示,从欧盟、申根区以及英国入境法国的人不需要隔离。目前,法国具体的入境隔离规定细节仍不清楚。
而德国从4月10日就开始要求所有入境者自我隔离两周。
此前,多个欧洲国家已经关闭边境并收紧入境限制,欧盟也于3月下半月起限制欧盟以外人员前往欧盟国家的“非必要旅行”,实际上大多数非欧盟国家人员已经无法入境。
(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国际新闻班实习生张佳琳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