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童被继父连砍4刀确诊高位截瘫
因为母亲和继父的一场家庭纠纷,贵州省思思南县的9岁女童莹莹(化名)被继父连砍4刀,经过医院手术抢救后,确实诊高位截断,以后的生活都需要同轮椅作伴。
杨再洪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自己和前妻离婚之后,2011年出生的莹莹就一直跟着自己在贵阳生活,并在贵阳一所民办学校上学,寒假前就读小学三年级。今年3月,因为疫情影响,他只有把莹莹放在贵州省湄潭县,交给前妻照顾,“听她(前妻)说,现在的丈夫对她很好”的情况下,莹莹的学校没有开学,一直在外打工的杨再洪无法分身照顾孩子。 ,对孩子也不错。娃娃也需要母爱,就送过去了。”
5月4日,正在外地的杨再洪接电话,被告知女儿莹莹被砍伤了,而行凶的正是莹莹母亲的丈夫陈某。莹莹的姑姑说,莹莹受伤后她收到消息就赶到医院,当时孩子已被送入手术室抢救,直到第二天七八点才被推出手术室。莹莹身中4刀,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娃娃一共挨了4刀,脖子,右手,脚上都挨了刀,其中脖子上的伤最严重,三分之二的”(杨再洪赶回遵义义后,莹莹已经在ICU病房接受治疗,病情危重。 “莹莹的主治医生告诉杨再洪,虽然莹莹的病情稍微稳定了,但孩子面对高位截停,”以后都可能无法行走,需要使用轮椅。
莹莹的主治医生证实,莹莹后纠正的一处刀伤最严重,中枢神经损伤,带来的伤害不可逆。
莹莹的亲属揭示,莹莹现在已经苏醒过来,能够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但说话十分含糊,一直表现得很惊恐,很慌张。杨再洪说,“孩子一看就是被吓得厉害害。”
对于莹莹受伤的具体原因,杨再洪表示,因为事发时自己不在孩子身边,对于事发经历不十分清楚,只知道是继父陈某行凶。
莹莹的姑姑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她了解到当时是莹莹母亲何女士和继父陈某发生争执,之后陈某动刀将孩子,何女士砍伤,母亲何女士随即报警。采取了一项正式伤害进行侦办,现在在往故意杀人的方向侦办了。”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莹莹的母亲何女士也因被丈夫陈某砍伤,在医院接受治疗。眉潭当地警方已经对陈某采取了强制措施,具体案情警方正在做进一步调查。
1、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怎么买?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选购提示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王忻)什么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消费者应如何正确选购和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如何区分固体饮料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近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选购消费提示。
什么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我国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实行严格的注册审批管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作用,不得宣称保健功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需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
如何选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消费者应严格按照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意见选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购买时要看清楚产品标签标示内容。
一看产品名称。产品标签上标示的产品名称应为产品注册批准的名称,如×××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粉)、×××特殊医学用途婴儿无乳糖配方食品(粉)、×××特殊医学用途婴儿氨基酸配方食品(粉)等。
二看产品注册信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必须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注册。合法的产品标签上会标注产品注册号,格式为“国食注字TY+8位数字”。还可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的“服务”板块中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询”中查询核实已获批的注册产品信息。没有标注产品注册号的或者查询不到相关信息的,千万不要购买。
三看适宜人群。合法正规产品标签中应明确标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类别和适用人群。如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类别(适用人群)有: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乳糖不耐受婴儿)、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过敏高风险婴儿)、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食物蛋白过敏婴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氨基酸代谢障碍婴儿)和母乳营养补充剂(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四看贮存条件和保质期。产品标签上都会标注产品贮存条件,特别是提示开封后贮存条件。消费者要根据家庭所能具备的贮存条件购买相应产品。要购买保质期内产品,优先选择生产日期距购买日期较近的产品。
如何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重要的事情重复讲,消费者不能自行决定购买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一定要在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购买产品后要重点阅读掌握标签上标示的食用方法和使用说明,了解如果配置和使用不当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警示说明。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或未达到预期效果,应及时向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咨询。
什么是固体饮料?如何区分固体饮料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固体饮料是用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的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供冲调或冲泡饮用的普通食品。其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标签和说明书等不需要产品注册审批,不能为特殊医学状况人群提供营养支持,不能标示适用人群,也不需要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如果用固体饮料替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2、官宣:2020年暂不举办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消息: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组委会5月14日发布公告,鉴于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为有效防止聚集性疫情的发生,经审慎研究,决定2020年暂不举办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公告主要内容如下:
鉴于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为有效防止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数博会组委会经审慎研究,决定2020年暂不举办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为感谢社会各界对数博会的持续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数博会组委会围绕“打造永不落幕的数博会”的目标,将于下半年精心谋划举办系列区域性活动,相关事宜将及时在数博会官网、官微等平台上发布,敬请关注。
数博会秉持“全球视野、国家高度、产业视角、企业立场”的办会理念,将进一步创新办会思路及办会模式,继续为嘉宾、企业提供专业化、国际化的高水平会展服务。“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我们期待与各界友人继续携手,互促共进,为全球大数据产业发展聚势赋能、贡献智慧。
3、南充10岁女孩因家人偏心弟弟欲跳楼轻生,被消防员一把拉回
南充10岁女孩因家人偏心弟弟欲跳楼轻生,被消防员一把拉回。 视频来源:南充市消防救援支队(00:41)
5月15日,澎湃新闻从四川省南充市消防救援支队获悉,当地一名10岁女孩与弟弟发生争执后,认为家人偏心弟弟,“一气之下爬上楼顶”欲轻生,幸被消防员救回。
据介绍,14日晚上9时许,南充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某小区一10岁女孩爬到33楼欲跳楼,请求消防救援。指挥中心立即调派育英路消防站前往处置。
到达现场后,救援人员发现女孩坐在楼顶,双腿悬空,父母在旁边焦急的劝导,但女孩始终不予回应。
其父母告诉救援人员,因她晚上与弟弟发生了争执,家人又偏心弟弟,女孩才一气之下爬上了楼顶。了解情况后,现场指挥员一边语言安抚,防止该女孩作出极端行为,一边安排一名消防员伺机而动准备救援。在和女孩沟通时,消防员趁女孩不注意,瞬间冲上前将该女孩救下。
据了解,女孩父母离婚后,她跟着父亲生活,父亲再婚又生了个弟弟,女孩逐渐感到被冷落,加之此次与弟弟吵架时,爷爷帮着弟弟说话,导致女孩情绪崩溃,做出这样的事。“希望广大的家长多与子女沟通,多了解子女想法,避免上演家庭悲剧。”南充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工作人员称。
4、国内首部糖白患者管理专家共识发布,呼吁加强术前眼底检查
目前手术仍然是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有专家发现,在我国有很多患有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做完白内障手术后,视力恢复却不甚理想。
5月14日,我国首部针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规范治疗的专家共识《中国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2020年)》(以下简称《糖白患者管理专家共识》)发布。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在专家共识的线上新闻发布会表示,尽管近年来白内障摘除手术技术日臻成熟,但对于伴有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以下简称糖白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仍高出普通患者约30%。
“这与眼底病的筛查意识薄弱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姚克表示,糖白患者需定期到眼科进行筛查,通过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检查是否存在DME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旦确诊应及时转诊至眼科。白内障患者如果在术前未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等眼底疾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干预,不仅白内障手术的效果会受到严重影响,手术本身也可能加重眼底病的进展,造成视力下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失明。
澎湃新闻从发布会了解到,《糖白患者管理专家共识》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制定,就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系统疾病的控制、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多个方面为我国眼科医生提供临床规范及指导。
据姚克介绍,中国是一个白内障的大国,有1.12亿的白内障患者,每年白内障手术能做380万例,同时,我国的糖尿病近年来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长。
“当白内障和糖尿病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患者的白内障发生率会是正常人的两到五倍,患者发病会更早,对白内障手术的要求也会更高。”姚克表示,这时候出一个规范很有必要。
多位专家表示,目前在许多基层医院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
“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在白内障手术中风险比较高,《糖白患者管理专家共识》已经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全程管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研究院教授卢奕表示,有些人认为做完白内障手术就可以一劳永逸,但是针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并非终点,还需要进行眼底检查和术后随访,同时提升患者和医生对全程管理的意识,共同实施方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针对如何提升眼科医生规范化诊疗水平,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陈伟蓉对澎湃新闻表示,眼科医生不要为了手术而手术,而是要首先认识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和眼睛、全身都有关联性,所以需要规范化的指导,让全体医生包括基层医生认识这个疾病。” 陈伟蓉认为,要让更多眼科医生了解到这方面的知识,从而推动诊疗过程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