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医奶粉乱象何来
一、郴州的“特医奶粉”从何而来,要严查
据湖南经视报道,近日湖南郴州永兴县多名患者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体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头骨畸形酷似“大头娃娃”,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这些患儿被医院确诊为“佝偻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特医奶粉”。实际上,这款“奶粉”是一种固体饮料,并不具有特医奶粉资质。
特医奶粉就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也称特配奶粉,是适应那些对母乳和普通奶粉过敏(主要是对牛奶蛋白,如β-乳球蛋白过敏)的孩子,当然常见的婴儿特殊医学状况也包括乳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早产/低体重、苯丙酮尿症、营养不良等。
对于过敏(主要症状是腹泻、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湿疹等)的孩子,需要喂食特配奶粉,如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这两者都是属于低变应原配方奶粉,能极大减少或避免孩子产生过敏反应。
从这种情况来看,医生推荐过敏孩子食用特配奶粉似乎并无过错。然而,特医奶粉的水之深、市场之混乱却让人震惊。
在“倍氨敏”假冒特医奶粉之前,今年3月,已有10多名家长在“问政湖南”上发表《郴州“大头娃娃”父母们联名请求政府处理郴州假奶粉事件》的“联名信”,称郴州儿童医院医生长期联合医院院内便民药房等,将“舒儿呔固体饮料”作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粉”销售给前来该院就诊的牛奶过敏体质患儿,并借以医生权威,使患儿长期将此款固体饮料作为唯一食物来源。致使患儿营养不良,部分患儿身高、智力、行动能力明显落后普通儿童,严重的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脏器损伤。
2019年6月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查处宁波特壹食品有限公司和青岛金大洋乳业有限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通报,原因是这两个公司将其生产的固体饮料以具有一定功能性质的“配方粉”形式出售,宣称能解决婴幼儿过敏等问题。
固体饮料与特医奶粉天差地别,前者是饮料,后者是婴儿的食粮,两者有不同的国家标准,前者的标准是《GB/T29602-2013固体饮料》,后者的标准是《GB25596-2010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固体饮料(品)是用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的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等,供冲调或冲泡引用的固态制品。特医奶粉是指针对患有特殊紊乱、疾病或医疗状况等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营养需求而设计制成的粉状或液态配方食品。特医奶粉或特配配食品应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物配合食用,其能量和营养成分能够满足0月龄-6月龄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生长发育需求。
特医奶粉必须包含维生素K1、生物素、钾、铜、锰、碘、氯、硒等,但“佳瑞宝氨基酸配方粉”没有这些营养素;特医奶粉包含足量的维生素D、烟酸、镁、牛磺酸等,但“佳瑞宝氨基酸配方粉”中这些成分不达标。其他的营养成分,如一些蛋白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RA)和牛磺酸等,所谓的“佳瑞宝氨基酸配方粉”中也是要么没有,要么含量极低。
由此可以看到,特医奶粉除了要满足一般普通配方奶粉的要求外,还需要有特殊的营养成分要求,包括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各种糖类、脲酶活性等。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认有问题的宁波特壹食品公司生产的所谓“佳瑞宝氨基酸配方粉”(实则为固体饮料),与真正的特医奶粉比较,可以看出为何孩子们会深受固体饮料之害。
此前,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个别医生使用益信康公司印制的处方笺和宣传单,向患儿家属推介到便民药房或者母婴店购买“舒儿呔”系列固体饮料,提供给有过敏等症状患儿食用。此次把“倍氨敏”当作“特医奶粉”来推销,固然是郴州爱婴坊母婴店导购员所为,但其中是否也有医院的医生推荐,还需调查弄清。同时,对于“倍氨敏”这款以假充真的产品是如何通过审查进入市场的,也要查清楚背后的产业链条。对涉案人员、机构等要按国家相关法律严惩,以免大头娃娃的事件再次出现。
二、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完成11个分局和天津港分局撤并转隶
官方媒体近日公开的报道披露,从2018年年底开始,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全面启动公安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了11个分局和天津港分局的撤并转隶,变三级管理为两级管理。
5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刊发的报道《“系统重塑”触发“化学反应”——天津公安改革强警新观察》称,把机关做精、把警种做优、把基层做强、把基础做实,天津市公安局坚持刀刃向内,坚决革除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深层次问题,通过“系统重塑”触发“化学反应”。
报道提到,按照“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思路,一年来,天津市公安局先后将所属单位数量由56个大幅精简至45个。例如,将预审总队、执法监督处职责划入法制总队;整合督察、审计、信访等职能并组建督察审计总队;撤销非机动车管理处、保安业监管处并将其职能划入治安管理总队。
除了合并同类项,天津公安还以专业化为导向,新组建了警务航空总队、国际警务合作处、生态环境和食品药品安全保卫总队、京津冀警务协作总队等,与现代警务发展同频共振。
另外,报道同时提到了滨海新区公安局的公安管理体制改革:“由于历史沿革,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自身下辖了11个分局,然后才是派出所。‘层级多不说,我们原来29个内设机构以业务指导为主,直接参与实战不多。’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政委刘永安说,一年来,他们痛下决心,一次性全面撤并11个分局,变三级管理为两级管理,将431个机构优化为270个。”
事实上,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提到的滨海新区公安局“撤并11个分局”等内容,《人民公安报》5月7日也曾予以了详细报道。
“公安体制改革之前,在滨海新区,除了滨海新区公安局以外还有11个公安分局。这11个公安分局既有属地公安分局,也有治安分局,还有企业公安局,管理体制不一。”报道介绍,“为破解难题,提高警务效能,从2018年年底开始,滨海新区公安局全面启动公安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了11个分局和天津港分局的撤并转隶,机关内设部门整合为19个,派出所整合为48个,派出所警力占比53%,执法执勤警力达到了总警力90%以上,构建了指挥统一、上下贯通、层级精简、事权清晰、布局合理的整体警务管理架构。”
200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滨海新区,以原三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2010年1月,天津滨海新区挂牌成立。
据天津滨海新区政府网站介绍,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常住人口300万,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3公里,管理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21个街镇,是北方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三、十部门联合印发:11条措施支持台资企业发展、推进台资项目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台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十部门15日联合印发《关于应对疫情统筹做好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和推进台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
《通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细落实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措施”和“26条措施”,提出持续帮扶台资企业复工复产、统筹协调推进重大台资项目、积极支持台资企业增资扩产、促进台资企业参与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台资企业稳外贸、有效引导台资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全面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台资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充分保障台资项目合理用地需求、有力支持台资中小企业发展、主动做好台资企业服务工作等11条具体措施。
相关措施将进一步帮助广大台商台企应对疫情和复工复产,为台商台企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同等待遇,对台商台企在大陆投资兴业给予更有力支持,助力台商台企取得更好发展。
关于应对疫情统筹做好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和推进台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细落实《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和《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持续帮扶台资企业复工复产。根据地方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总体安排,协助解决台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供应链协同、达产等方面困难,确保台资企业同等享有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各类援企稳岗政策。
二、统筹协调推进重大台资项目。参照重大外资项目有关机制协调推进重大台资项目,密切跟踪在谈项目进展,充分发挥各类涉台产业园区等发展平台优势,出台具有竞争力和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政策,加强各级联动和部门协同,建立项目绿色通道,做好工程建设保障、审批事项衔接,开展全流程对接服务,促进台资项目加快落地见效,为台资企业参与本地重大项目提供同等待遇。
三、积极支持台资企业增资扩产。根据地方实际,在法定权限内研究出台用地、用能、用工等方面具体措施,为台资企业增资扩产提供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政策规定,支持台资企业以分配利润进行再投资。支持台资企业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和各地自贸试验区建设。支持有产业转移需求的东部地区台资企业优先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
四、促进台资企业参与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台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与大陆企业共同研发、共建标准、共创品牌、共拓市场,以多种形式参与大陆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研发、生产和建设。对台资企业和台湾高端人才从事新型基础设施相关的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信息系统等,提供与大陆企业和同胞同等待遇。继续支持台资企业参与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
五、支持台资企业稳外贸。鼓励台资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开展线上供采对接,扩大出口业务。指导台资企业充分利用中欧班列开展进出口贸易。落实相关纾困政策,支持台资加工贸易企业统筹内外贸发展。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台资企业的覆盖面。
六、有效引导台资企业拓展内销市场。支持台资企业适应大陆“互联网+”发展和消费升级趋势,借助大陆电商平台开展线上市场营销推广,拓宽对接内需市场的渠道,充分挖掘大陆市场潜力。
七、全面落实税费减免政策。落实好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按规定免征或减半征收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有条件的地方可研究出台减免物业租金、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加大企业职工技能培训补贴等支持政策,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可同等申请享受。
八、强化金融支持台资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落实金融支持防控疫情相关政策,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台资企业提供优惠的金融服务。发挥国有控股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的作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满足台资企业差异化金融需求。鼓励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融资,为符合条件的科创型台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供支持。鼓励台湾金融机构把握大陆金融领域自主开放新机遇,参与两岸金融合作。
九、充分保障台资项目合理用地需求。对于台资企业复工复产、重大投资项目,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合理安排用地计划指标,按照《国务院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国发〔2020〕4号)等政策文件和“放管服”要求依法依规做好用地保障服务。鼓励探索推行“标准地”供应改革,通过区域评价统一化、开发标准公开化、权利义务合同化、履约监管闭环化等方式,加快台资项目落地。
十、有力支持台资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作用,通过线上培训等形式,为台资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服务。积极帮助台资中小企业解决受疫情影响造成的合同履行、劳动关系等法律问题。鼓励台资中小企业利用好本级相关资金等支持政策。
十一、主动做好台资企业服务工作。对台资企业一视同仁,着力为台资企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加强与本地台资企业协会、重点台资企业等沟通交流,宣传解读有关政策法规,通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有关工作要求,认真听取台资企业意见建议,积极回应台资企业关切诉求,妥善化解涉台纠纷,切实维护台资企业合法权益。
各地发展改革委、台办要会同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商务厅、人民银行、银保监局、证监局等共同落实好上述工作部署,支持台资企业应对疫情、复工复产和投资发展,防范化解潜在风险,持续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务院台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商务部 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 证监会
2020年5月15日
(原题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台办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应对疫情统筹做好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和推进台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全文)》)
四、凌晨四点就排队!美国网红炸鸡入驻淮海路
5月15日,美国网红炸鸡Popeyes在中国的首家门店在淮海中路开业。这家拥有包括碧昂丝在内忠粉的店吸引了众多食客,排队约有120米,第一批凌晨四点开始排队。
五、国防部:首次面向普通高校毕业生直招士官
5月15日,直招士官网上报名开启,系国防部征兵办公室首次面向普通高校毕业生直招士官。优先招收高校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涉及计算机、道路运输、自动化、通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