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婴尿布上有血家长没在意
近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小儿普外科病区,患儿悦悦(化名)的妈妈一直处于深深的自责中,几乎都快抑郁了,每次医生与她沟通病情,她总是哭个不停,反复诉说是她耽误了悦悦的病情。
原来,悦悦是个1岁的女婴,20天前在玩学步车时,尿布上出现血迹,家长带她就近去诊所就诊后没再做进一步检查。然而,再次玩学步车时,悦悦的尿布上又出现了血迹,家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快带着她来到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
医生初步查看后,非常重视悦悦的病情,建议入院后做进一步检查,同时组织了由妇科、小儿外科、超声、影像、检验、血液肿瘤等科室专家参加的多学科会诊。检查中发现,悦悦有贫血症状,双乳、外阴及尿道口均无明显异常。但彩超检查发现阴道有一2x3cm的肿块。进一步查了血AFP等肿瘤标志物,结果显示AFP>3000ng/ml,明显升高。医生初步诊断为阴道肿瘤。
经过积极的准备,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外科主任陈琦为悦悦进行了手术。术中看到肿块的基底位于阴道右后壁,完整切除了肿块。病理检查结果为阴道卵黄囊瘤。
澎湃新闻从公安部获悉,全国深化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视频推进会5月15日召开,部署扎实推进为期三年的新一轮深化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为全国两会顺利召开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会议要求,要深化破案攻坚,坚持以打开路,突出境内制贩、网上贩卖、境外走私三个重点,迅速掀起严厉打击枪爆违法犯罪的强大攻势。要依法快侦快破快判重大恶性枪爆犯罪案件,切实形成有效震慑。要加强社会面整体防控和进京车辆、人员、物品安全检查,切实筑牢首都安全屏障。要深化管控清缴,加强常态化安全检查和危爆物品生产、销售、储存等各环节安全监管,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最大限度清查收缴非法枪爆物品。要宣传发动群众,落实举报奖励措施,打一场缉枪治爆的人民战争。要深化重点整治,切实铲除网络贩枪贩爆土壤,不断提升流通渠道发现查控枪爆危险物品能力,强化重点地区整治,严防非法枪爆物品流入流出。要深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打防长效机制,切实提升打击整治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加强协调联动,严格落实责任,加强督查问责,确保专项行动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2018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打击整治枪支爆炸物品违法犯罪部际联席会议部署,扎实推进打击整治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落实,2018、2019两年全国持枪、爆炸犯罪发案较前两年同比分别下降71%和50%,有力维护了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意大利不接受欧盟重启旅游双边协议,总理首次公开威胁脱欧
二、意大利不接受欧盟重启旅游双边协议,总理首次公开威胁脱欧
中新网5月15日电 据欧联网援引欧联通讯社报道,欧盟委员会日前公布分阶段重启境内旅行的计划,疫情风险相似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可以先尝试开放边境。不过,疫情严重的意大利等国或被排除在外。当地时间14日,意大利总理孔特表示,意大利不接受欧盟内部的双边协议,甚至威胁脱离欧盟。
意大利首都罗马的一家咖啡馆里,一名戴着防护口罩和手套的咖啡师端着满满一盘甜品。
根据欧盟13日公布的重启境内旅行的计划,欧洲一些疫情不太严重的国家,已开始紧锣密鼓磋商互为开放边境和旅游市场。希腊、克罗地亚等国一直在试图与其他疫情轻微国家建立边境绿色通道,以重振旅游业。而这些国家在磋商开放边界时公开表示,对于疫情严重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暂时不会考虑互为开放边境。
报道称,尽管欧盟委员会宣布的这项今夏分阶段重启境内旅行计划时强调,各成员国政府决定如何重启内部边境,应尽量采取统一标准,协调一致,不带有任何歧视,尽量保持和谐。然而,事实上欧盟的这项计划无形中却助长了欧洲旅游大市场的双边协议格局的形成,把疫情严重的意大利等国排除在外。
14日,意大利对此做出公开回应,表示不会接受双边协议,并威胁脱离欧盟。报道称,这是孔特首次直接公开喊话,用“脱欧”的方式来表达对欧盟的不满。
孔特14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意大利不接受欧盟内部的双边协议,这些协议将为游客提供特权通道。欧盟重启旅游业不能受制于双边协议,绝不会允许在欧洲市场上出现双边协议格局,否则意大利将脱离欧盟。
孔特指出,他已经向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明,这些“绿色通道”将意味着欧盟单一市场的毁灭。并强调,旅游业占意大利国民生产总值(GDP)高达13%。
三、黑龙江、内蒙古、山西对舒兰等高中风险地区来人一律隔离
三、黑龙江、内蒙古、山西对舒兰等高中风险地区来人一律隔离
近日,吉林省吉林市、湖北省武汉市、辽宁省沈阳市的部分地区发生了本土聚集性疫情,疫情风险等级再次调整为中、高风险。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部分省份近期已出台措施,对14天内到过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的人员进行排查和核酸检测。
5月15日晚间,黑龙江日报客户端发布消息:我省各市地按照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要求迅速行动,通过国家联防联控机制尽快获取吉林、沈阳市的流调信息,利用大数据和社区、村屯,企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排查,并按相关规定做好疫情防控。到今天12时为止,全省13个地市和农垦,森工共排查2000多人,现在排查工作还在继续。
值得注意的是,黑龙江方面还在上述消息中提到,吉林市舒兰、丰满区,沈阳市苏家屯区发生聚集性疫情反弹后,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高度重视迅速布置防控工作。对于从高风险地区到我省来的人员一律采取集中隔离,健康码设为红码;对于从中风险的地区来的人员一律采取居家隔离,健康码设为黄码。对隔离人员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同时通过大数据对14天内到过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的人员进行排查,一律进行核酸检测,经流调确定有风险的还要采取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措施。
此前,中国新闻网在5月12日报道介绍:12日,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管控措施严防新冠肺炎疫情输入传播扩散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从疫情风险等级为中、高风险地区抵返内蒙古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检测”的管控措施。
内蒙古方面的《通知》称,近日,吉林省吉林市、湖北省武汉市、辽宁省沈阳市等部分地区发生了本土聚集性疫情,疫情风险等级再次调整为中、高风险。鉴于国际疫情风险持续和国内本土疫情局部反弹的情况,内蒙古高度关注从疫情风险等级为中、高风险的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丰满区,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等地区进入内蒙古人员。
《通知》要求内蒙古各级指挥部社会管控组要密切关注中、高风险地区入区人员信息,及时通报各级指挥部及相关部门、单位、社区(嘎查村),对所有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以最快速度落地查人,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检测”的管控措施。同时,对从湖北省和武汉市的低风险地区进入内蒙古人员,在落实“五个一律”的基础上,再增加1次血清抗体检测。
《通知》中显示,内蒙古各级指挥部社会管控组密切关注从中、高风险调整为低风险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南岗区、道里区、呼兰区、阿城区、木兰县,牡丹江市绥芬河市、西安区;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北京市朝阳区进入内蒙古的人员,凡健康通行码“绿码”且持有前7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可正常复工复产复学;对健康通行码“绿码”但不能提供核酸检测证明的,进入内蒙古24小时内须进行1次核酸检测,对核酸检测阴性者,可正常复工复产复学。对所有入境人员(包括经内蒙古自治区内口岸和内蒙古自治区外口岸入境内蒙古的),执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检测”的管控措施。
《通知》中表示,国内疫情风险等级由低风险调整为中、高风险或中、高风险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进入内蒙古人员,均严格按照此《通知》执行。
有相似做法的还有山西省。
山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5月11日公布了《关于加强对吉林省舒兰市、丰满区、湖北省东西湖区等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晋人员管控的通告》:近期,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平稳,但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个别省份出现了疫情“反弹”现象。5月10日吉林省舒兰市风险等级调整为高风险(5月9日调整为中风险)、湖北省东西湖区调整为中风险;5月11日吉林省丰满区调整为中风险。“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
山西方面在通告中要求:凡有5月9日后舒兰市、5月10日后东西湖区、5月11日后丰满区旅居史的来(返)晋人员,须在第一时间主动向社区或工作单位报告,自觉配合排查和管理,隐瞒旅居史、接触史等将负法律责任。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晋人员,一律实行“集中隔离14天+2次核酸检测”的措施。隔离期满,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解除隔离。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按相关规定严格落实管控措施。集中隔离人员核酸检测费用由属地政府统筹安排,集中隔离费用由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