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父亲公交上哽咽借食物
5月17日8点40分左右,郑州公交一公司四车队党支部B12路公交车长刘笑笑驾驶公交车行驶至中原路京广路时,一家三口上了车,父亲抱着孩子,母亲在旁边跟着。当时父亲的手里拿着一个医院的袋子,里面装着拍的片子和病例。孩子看起来特别憔悴和虚弱,父亲则是神情忧郁,心事重重,面色凝重。好几次,父亲似乎想开口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反反反复好几次后,父亲终于开了口。
他试探着询问,车上的乘客有没有吃的,或者是有没有零钱可以让自己给孩子买点吃的。从父亲的神情看,他应该是犹豫了很久,最后才鼓起勇气开口的。而且,询问的时候,因为情绪激动、心情复杂,他已经无法控制地哽咽起来,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据他描述,孩子的病情比较严重,为了看病花了很多钱,因为孩子的病,妈妈的精神也受到了很大的刺激。现在,钱都拿去给孩子看病了,身上已经没钱了,所以没有办法给孩子买饭吃。孩子本来就有病,身体一直不太好,再加上吃不到饭,作为父亲心疼、内疚、心酸。思来想去,就决定问问车上的乘客是否有吃的,让孩子吃点东西,缓解一下饥饿。
患儿父亲公交上哽咽借食物,众乘客的反应让人泪目。听到父亲的描述,车上的乘客无不动容。有的人给孩子吃的,有的人给孩子钱,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车长刘笑笑也把自己的面包、牛奶等早餐送给了孩子。随后一家三口在火车站下车。“看到孩子虚弱的样子,真的特别心疼。当时看见车厢里的乘客纷纷慷慨解囊,心里特别感动,感觉咱们郑州市民的文明素质特别高。同时,也祝福孩子早日康复。”车长刘笑笑说道。
1、为什么新冠病毒难溯源?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电 (李京泽)新冠病毒来势凶猛,波及范围之广显现出其为祸人类的“野心”,出于科学防控的紧迫、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病毒溯源引发持续关注。
此前,来自世界各国的科研工作者已对新冠病毒全基因组进行分析并公开发表结果,证明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也就意味着它很大可能是从天然宿主跨种传播到中间宿主,再由中间宿主跨种传播给人。而这条看似简单的传播链,环环充满迷雾,阻碍着科学家探索的脚步。
早期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序列与两种天然寄生于蝙蝠体内的冠状病毒序列存在高度相似性,证明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但是从蝙蝠到人类的中间宿主仍然成谜。
《自然》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基于基因组数据比对等分析发现,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但研究人员介绍,鉴于这是回溯性研究,此次疫情暴发的具体病毒来源还有待确定。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曹务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新冠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率很高,提示病毒可能是在中间宿主体内完成进化后传染给人的,与此前的病毒传播有很大的区别。
伦敦大学学院遗传所的研究员发布了一项题为《SARS-CoV-2的基因组多样性和复发性突变的出现》的论文也印证了病毒的进化能力,其认为新冠病毒在2019年10月6日至2019年12月11日期间或已在全球迅速传播,并且仍在反复发生突变以适应其人类宿主。
“病毒性质改变意味着发生条件和传播路径改变,科学家不能按照原来的溯源脚本,而是要不断探寻新的方法。”曹务春对记者说。
再看作为中间宿主到人类节点的“零号病人”,至今同样成谜。
“零号病人”对应的学术用语为“原发病例”,可以通俗理解为在该病例身上病毒首次从动物进入了人体。而动物可能感染了一个人,也可能感染了一批人。
据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等人刊发在权威医疗期刊《柳叶刀》文章显示,作为最早报告疫情的国家,中国的第一例患者发病时间为2019年12月1日。考虑到潜伏期因素,该患者应在2019年11月被病毒感染。
但最先报告的病例,却不一定是病毒源头。随着各国病毒溯源工作的开展,多国追踪“零号病人”的时间线逐渐提前,比较之下,难成共识。
在医学期刊《国际抗菌剂杂志》上一篇题为《新冠病毒2019年12月底已在法国传播》的论文显示,在2019年12月2日至2020年1月16日期间一名感染流感的重症病例核酸检测呈阳性。该病例与中国缺乏关联,发病以前没有外国旅行史,表明新冠病毒2019年12月底已在法国传播。
意大利米兰马里奥—内格里药理学研究所所长朱塞佩·雷穆兹研究发现,去年11月下旬和12月,在克雷马等地区出现超过10例与季节性流感无关临床上疑似新冠肺炎的病例,这可能意味着新冠病毒已在意大利潜伏数月而未被发现。
上述研究表明在中国发现确诊病例之前,其他国家就有了类似的确诊病例。“零号病人”在哪里?世界科学家还难以给出答案。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金奇表示,血清流行病学是找寻“零号病人”的一种方法,目前人群中也确实存在血清阳性本底,但由于缺乏相关记录很难明确感染时间。另外,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无症状感染者为病毒溯源再添迷雾,金奇说,如果“零号病人”是无症状或者轻微症状感染者,没有就医记录,对他的指认则无从谈起。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溯源之难,则真切地体现在研究过程中庞杂的资料与多学科的交叉。金奇说,溯源需要把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流行病学等学科综合所得的线索,交织成一个互相印证的网络。
而做到相互印证,更是难上加难。时至今日,艾滋病、埃博拉、SARS等疫情从未明确找到严格意义上的“零号病人”,而一些病毒从天然宿主到人的传播链条至今未被彻底印证。
“不能因为难就放弃寻找”,曹务春认为,溯源的目的是使现在的防控找到目标,从长远看,则是避免类似疫情再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
同样,不能因为难就罔顾科学、主观臆测。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法德拉·沙伊卜表示,“病毒起源”这样的专业问题应该交由科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去回答。科学问题应由科学家来揭晓答案已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团队正在病毒溯源问题上展开合作。
2、日产汽车在华轻型商用车业务再创新高 同比增长6.8%
2、日产汽车在华轻型商用车业务再创新高 同比增长6.8%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 闫晓虹)日产(中国)20日透露,4月份日产汽车公司中国区业务实现增长。其中,凭借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汽车股份)和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郑州日产)在轻型商用车领域的突出表现,日产汽车在华合资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有限)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4月整体销量为23003台,同比增长6.8%,成为推动日产汽车在华整体销量复苏的重要力量。
随着疫情得到缓解,货运物流限制逐渐放开,商用车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与此同时,基建投资规模扩大、治超加严以及国三车加速淘汰等市场机遇也为商用车市场带来活力与潜力。
据介绍,日产汽车在华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的良好市场表现,得益于疫情好转、政策利好等外部环境因素,同时也源于自身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疫情发生以来,东风汽车股份和郑州日产组织抗疫防控与自救,实现“暂停”到“重启”再到“加速”。
日产汽车表示,进入2020年,中国市场在日产汽车全球布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日产汽车将专注于落实新中期事业计划,通过推动“日产智行”技术愿景在中国的全面落地,引入更多智行产品和技术。
3、综合消息:吉林聚集性疫情确诊病例持续增加 近三日中国内地境外输入病例均来自内蒙古
3、综合消息:吉林聚集性疫情确诊病例持续增加 近三日中国内地境外输入病例均来自内蒙古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电 根据官方通报,与吉林舒兰市聚集性疫情关联的确诊病例19日继续增加,内蒙古连续3天报告境外输入病例,中国内地疫情防控仍然面临外防输入和内防反弹的双重压力。
进行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持续减少 近5日均有境外输入和本土确诊病例
中国国家卫健委20日通报,19日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例,其中境外输入1例,累计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708例。当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6例,无转为确诊病例者,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68例。
截至19日24时,中国内地现有确诊病例87例,累计治愈出院78244例、死亡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965例。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540例(香港特别行政区1055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台湾地区440例)。
进入五月以来,中国内地进行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持续减少,但近5日,均出现境外输入和本土确诊病例,本土病例主要来源于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关联病例。这也意味着中国目前仍然面临外防输入和内防本土疫情反弹的双重压力。
舒兰疫情感染链确诊患者逾40人 近三日新增境外输入病例均来自内蒙古
中国内地19日新增的4例本土确诊病例均来自吉林市(其中3例已在吉林省19日的通报中公布),与此前确诊病例关联——以吉林舒兰为源头的聚集性疫情感染范围仍在扩大,除无症状感染者外,这条感染链上的确诊患者已超过40人。
内蒙古19日报告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近3天,全国8例新增境外输入病例均来自内蒙古,其中17日4例、18日3例、19日1例。
据内蒙古卫健委通报,截至20日7时,内蒙古自治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40例,其中90例由俄罗斯输入,其它输入国还有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瑞典等国。
中小企业复工率达91% 重点医疗物资生产能力快速提升
在全国“两会”即将开幕之际,已连续举办114场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从20开始至两会闭幕,不再每日召开。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疫情情况适时调整发布会时间。
当日国新办就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信部通报的数据显示,至5月18日,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达到91%。其中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的复工率93%,高于生产性服务业的90%。住宿和餐饮业的复工率最低,目前为87%左右。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黄利斌在会上表示,疫情发生后,中国医用防护服日产量由最初不足1万件上升到70多万件;国内红外温度传感器日均交付量由非疫情期间的1.5万颗扩大到50万颗。中国重点医疗物资生产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提升,除在湖北主战场实现了重要医疗物资的保障从“紧缺”到“紧平衡”至“应配尽配”外,还有效支持了全球抗疫。
北京将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广东警方查处涉疫情违法犯罪案件7900余起
北京市20日公布的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北京市将构建统一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救治体系,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及国际科研合作。到2035年,全面建成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适应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来自广东省公安厅的消息称,疫情发生以来,广东警方共查处涉疫情违法犯罪案件7900余起,抓获涉案人员8800余名。其中,广州市公安局通过摸排经营,成功侦破“1·29”特大制售假冒口罩案,将产销一体、六个层级的犯罪网络全链条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