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市断链病例已找到传染源
5月19日,吉林省卫健委通报的确诊病例情况介绍中,病例3、病例4两人为舒兰市返吉人员。不少网友发现,官方当时并未通报其与已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史,因此有人解读为疫情“断链”。5月20日,官方通报初步调查结果,该两例病例与5月10日通报的确诊病例2有关联。
针对这一热点问题,人民日报记者近日对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并得到明确答复:该两例确诊病例的传染源已经查清,“断链”一说不存在!以下为具体情况:
问:5月19日通报的病例3和病例4,当时并未通报其与其他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目前感染来源是否明确,能否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答:通过多部门联合调查,5月19日通报的确诊病例3(姜某某)和病例4(郑某某)系由5月20日通报的确诊病例(姜某)传染。
5月20日通报的确诊病例(姜某)与5月10日通报的病例9(郝某某)、5月10日通报的病例1(刘某)三人在5月2日晚20时-22时同时在北华大学南校区校门口小吃夜市活动,有共同暴露史,姜某在暴露后4天发病。
5月19日通报的确诊病例3(姜某某)和病例4(郑某某),5月9日从舒兰返回家中与5月20日通报的确诊病例(姜某)共同生活,分别于5月14日和5月15日发病,从暴露到发病分别为5天和6天,符合新冠肺炎传播特征。
根据非洲疾控中心发布数据,截至东部非洲时间5月22日17时(北京时间22日22时),非洲地区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10万例,达到100330例,其中有3101例死亡病例,39416例治愈病例。其中,南非和埃及两国确诊超过1万例,分别为19137例和15003例。
2、广州市官方通报近两日特大暴雨情况:已致4人遇难
@广州应急管理5月22日晚发布《关于我市21日至22日特大暴雨情况》,黄埔区鸣泉山庄发生浅表层小型山体滑坡及伴生泥石流,致房屋倒塌4间,受困人员9人,其中,7人安全撤离,2人遇难。黄埔区开源大道隧道有车辆被困,4人逃生、2人溺亡。
全文如下:
21日夜间至22日早晨广州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这次暴雨具有强度大、范围广、面雨量大的特点。气象专家判断,此次暴雨过程的小时雨无论强度还是范围均超历史纪录。全市小时雨强度超80毫米的,有42个站次破历史纪录;其中,黄埔区录得全市最大小时雨量167.8毫米,3小时最大降水量288.5毫米,1小时和3小时雨量均破黄埔区历史极值。全市3小时最大雨量出现在增城区新塘镇,为297毫米。21日08时至22日08时,全市82%的测站录得50毫米以上的雨量,52%的测站录得100毫米以上的雨量,5%的测站录得250毫米以上的雨量。此次暴雨过程面雨量大,全市平均面雨量为101毫米,其中黄埔176.2毫米、增城155.4毫米,从化114.4毫米。黄埔区永和街录得全市最大累积雨量378.6毫米,达到百年来的历史极值。
黄埔区鸣泉山庄发生浅表层小型山体滑坡及伴生泥石流,致房屋倒塌4间,受困人员9人,其中,7人安全撤离,2人遇难。黄埔区开源大道隧道有车辆被困,4人逃生、2人溺亡。
省、市党委政府迅速部署,组织应急抢险,全力抢救被困人员,尽量减少损失。广州市主要领导到一线对受灾严重地区指挥救援,要求调集全市救援设备和专业队伍全力支援。
市三防总指挥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领导关于三防工作的决策部署,正在全力进行救援工作。针对未来几天我市天气仍不稳定的预报,市各级三防部门将继续加强应急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组织好各项防御工作,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市三防办提醒广大市民要及时留意天气预警信息,避免在强降雨时段外出活动,确保个人人身安全。
广州市三防指挥部
2020年5月22日
(原标题《关于我市21日至22日特大暴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