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对娱乐界不良风气进行整顿
一、为什么全国人大代表宋文新建议对娱乐界不良风气进行整顿?据悉,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东代表团23日举行的小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宋文新在发言中重点提到“饭圈文化”,建议对娱乐界不良风气进行整顿,引导演艺明星成为“正能量偶像”,担负起引导未成年人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责任。
对此,人民日报也曾发表人民时评: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文章指出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共同体,粉丝群体及其活动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媒介景观,丰富着我们时代的文化样态
形成健康的粉丝文化,有赖于每个人用理性的行为、礼貌的举止、文明的语言要求自己
近年来,从网上“打榜”,到形成“粉丝经济”,再到策划自己的文化产品,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粉丝群体,早已不再是文化娱乐产业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乃至生产者。如何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接受这个群体,引发人们思考。娱乐圈不良风气有如下几方面更突出。
1: 天价片酬
演员片酬占制作成本70%以上
2: 投身综艺只挣快钱
超一线明星整季价格几千万
近两年综艺节目市场大热,明星们也纷纷从影视剧转向综艺真人秀,试图赚“快钱”,参加节目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3,现在娱乐圈太爱各种营销炒作,资本强捧艺人各种通稿营销打压真正热爱这个圈子的人,造成极为不良风气。
年轻演员也不爱静下来心来沉淀,更多爱上通稿
4.人气走演员路线,买数据成风,虚假人气营销,通稿水军炒作层出不穷。广告商无从是处。
资本驾驭他们捞一笔金后,他们后续也无人关心。
走演员口碑营销人气的艺人。亦是疯狂水军通稿营销拉踩,虚假口碑,背靠资本拉拿金钱注水资源,成本损耗严重。
结果资本捞金完,却毁了中国影视行业新生代
5, 轧戏成瘾
6, 配音剧频现
演员不背台词靠配音
7, 演员私自改剧本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正本清源,是该出手了,你说呢?
二、延安大学一老师路遇车祸报警救人,送家属到医院才离开
如果不是群众突然送来的感谢信,同事和家人都不知道杜宪增曾在他人危难之际施以了援手;如果不是偶然看见他的工作证,受到救助的人也无从寻找这位在车祸中救助一家人的热心人……
5月20日,延安大学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一位名叫陈太平的市民感谢该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杜宪增对他和家人的救命之恩。“在我和家人发生车祸时,杜宪增老师的热心帮助,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如今,我们身体正在恢复。杜宪增老师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正是社会需要的。我和家人感谢延安大学培养出如此优秀的老师。”
直到受助人送感谢信上门后,大家才知道杜宪增老师救人的故事。
路遇车祸上前施救
边打120边鼓励伤者
原来,5月16日14时许,陈太平开车载着家人从裴庄返回市内时,在枣园路中段不幸发生车祸。
送爱人上班返回途中的杜宪增看到了这一情景,“马路中间,一辆混凝土运输车和一辆灰色轿车发生了严重碰撞。轿车车头碎裂,挡风玻璃全碎了,左侧前车门变形,车里的安全气囊全部打开,一只车轮滚到了马路中间。”看到这种情况,杜宪增当时不由倒吸一口冷气,“撞得这么严重,肯定有人受伤了。”
为了避免交通拥堵,杜宪增将自己的车停到了不远处的路旁,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然后迅速返回事故现场去救人。
杜宪增跑到现场时,轿车前排的伤者已经从车里出来了。一位50岁左右的男子正抱着一个20多岁的女子坐在马路边上,女子额头有大约六七厘米长的伤口,血止不住往外流。旁边还有一位40岁左右的男子用手捂着胸口,表情十分痛苦。杜宪增连忙查看年轻女子的眼球,看有没有更严重的伤情,同时让现场的伤者深呼吸舒缓情绪。
老人手术伤口被撞后裂开
他扯下工作证丝带帮捆扎
除了车外三名伤者,杜宪增发现车里还有一位老太太,便去询问老人的情况。“老人说她腿疼下不来,我试了一下,一个人没办法把老人从车里救出来。”情急之下,他急忙向路过的车辆求助,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农民工停了下来。
杜宪增和这位农民工一起把老人从车里移到马路旁边的绿化带附近,这时他才发现老人的一条腿不停地颤抖,裤子都被血浸湿了。交谈后得知,老人前不久刚做过髌骨置换术,碰撞导致老人的手术伤口裂开了。
杜宪增让协助救人的农民工扶住老太太,他急忙跑回自己车上寻找可以临时用作绷带的东西,以便帮老人包扎伤口,但没找到绳子一类的东西。杜宪增急中生智,取下自己工作证上的丝带对老人的腿部进行了捆扎处理。
做完这些事情后,杜宪增继续拨打120电话及时汇报伤者情况。然后又给伤者家属打电话,告诉现场情况,大约20分钟后,120急救车赶到。杜宪增协助医护人员将伤者送到救护车上。
救护车离开后,杜宪增留在原地,一面帮忙看管被撞车车内的财物,一面等待伤者家属和交警的到来。又过了大约10分钟,伤者家属赶来,杜宪增将车钥匙交给一位家属并嘱咐他留在事故现场协助交警调查。
随后,他开车将另外两名家属送到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照顾伤者。途中,他告诉伤者家属,车祸中还有一名伤者被送往东关心脑血管分院。
家属询问未透露姓名
他说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家属多次询问杜宪增的姓名,他一直不肯透露。“每个人在困难时都需要帮助,特别是在危急时刻。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不用客气!”
下车时,伤者家属意外发现救助过程中杜宪增拿出的工作证,才得知他的姓名和工作单位。送伤者家属到医院并处理完相关事宜,杜宪增回到家已是17点多了。
救人的事情他没有告诉任何人。直到伤者家属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了杜宪增见义勇为、扶危救困的事迹。
当被问及有没有想过好心救人万一被碰瓷该怎么办,“当时车祸非常严重,我啥也没想就冲上去救人了。”杜宪增说,“如果这个时候大家都选择漠然就会造成更大伤害。我觉得不需要想太多,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就好!”
(原题为:《延安大学一老师路遇车祸报警救人 送家属到医院才离开》)
三、全国工商联:优化非遗政策,通过市场化的机制鼓励非遗传承人
三、全国工商联:优化非遗政策,通过市场化的机制鼓励非遗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