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36位代表联名建议推广分餐制 究竟原因是什么? - 汇能之窗网
推广 热搜: SEO  广州  贷款  深圳  网站建设  医院  用户体验  贵金属  机器人   

上海36位代表联名建议推广分餐制 究竟原因是什么?

   日期:2020-05-27 15:24:43     浏览:33    
核心提示:26号下午,上海代表团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刘世军发布上海代表团议案建议情况。据悉,本次大会上海团共有40位代表领衔提出了议案建议。

上海36位代表联名建议推广分餐制
上海36位代表联名建议推广分餐制
 
1、上海代表团收到33件议案123件建议,36位代表联名建议推广分餐制

26号下午,上海代表团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刘世军发布上海代表团议案建议情况。据悉,本次大会上海团共有40位代表领衔提出了议案建议。其中,代表议案33件,同比增加27%;代表建议123件,同比增加5件。代表联名最多的一件是:陈靖等36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在全国推广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的建议”。

从代表议案建议的结构看,议案中涉及制定法律的有14件,涉及修改法律的有18件,涉及重大事项决定的有1件。建议中涉及经济建设的有55件,涉及社会建设的有45件,涉及法治建设的有12件,涉及文化建设的有7件,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有4件。

刘世军说,本次大会上海代表团的代表议案和建议围绕国家战略有高度。代表们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国家战略积极建言献策。比如,在“六稳”“六保”方面,代表们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加强流动劳务人员的就业保障;扶持实体经济,释放企业活力;阶段性放宽职工住房公积金提取限制,从而促进消费;推广防贫保险机制助力长效扶贫等建议。在加快推进“三大任务、一大平台”等国家战略方面,代表们提出支持强化上海的“四大功能”;深入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完善科创版注册备案机制;以开放为核心,推进进博会一体化发展等建议。

聚焦疫情防控有深度。疫情防控是代表们集中关注的焦点之一,初步统计,共有9件议案和26件建议与之直接相关。比如,在为疫情防控提供制度供给方面,代表们提出制定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法,加强阻断疫情传播制度保障;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纳入立法宗旨;修改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依法防控;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公告发布、预警预案、征用等机制。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面,代表们提出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助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加大力度推行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倡导健康生活新时尚;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恢复邮轮产业发展等建议。

心系民生问题有温度。特殊时期,代表们坚持人民至上,提出许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见建议。比如,在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方面,代表们提出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立法;建立成年自闭症患者托养机构;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强制报告制度,使相关立法与执法齐头并进等。在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方面,代表们提出建立教育综合改革整体评价机制;支持因疫情影响无法出国留学的部分应届本科生在国内读研;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区域协作,巩固扶贫成果等。

直面困难挑战有力度。代表发扬临难不避的精神,积极破解难题,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比如,在深化改革方面,代表们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为契机,授予浦东新区比照经济特区的相关立法权;出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司法保障制度;加快推进电视频道资源供给侧改革等。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代表们提出加速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加快新基建,推进在线新经济发展;提高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覆盖率等。

2、港区政协委员:我们要在香港大力宣传国家安全立法

5月27日下午,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部分全国政协委员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媒体采访。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国际国际顾问陈清霞说,长期以来,历届港区政协委员,都认真履职,充分发挥作用,为内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香港繁荣稳定做出努力。
 
陈清霞说,她很早参与内地改革开放,做了大量有成绩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发挥法律专业优势,推动两地的法律交流和合作,把香港和国际法规带来给内地参考借鉴,为充实和完善外国投资法等提出多项提案,大多数建议都被采纳,有些还被全国政协评选为优秀提案。此外,陈清霞还培训内地涉外法律人才,为内地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为大湾区制度创新做出贡献。
 
“同时,作为港区政协委员,我们还在香港充分发挥作用。”陈清霞说,港区委员积极践行一国两制实践,坚决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积极参与社会的政治事务,全力支持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今年,全国人大将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这个决定是对维护国家安全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我们坚决拥护和支持。”陈清霞说,作为港区的法律界政协委员,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宣传解读,为该政策在香港顺利实施,凝聚人心,夯实民意作出更多工作,为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作出不懈努力。
 
(原题为《港区政协委员:我们要在香港大力宣传国家安全立法》)


3、“中国境内没醉过”女子栽了,酒驾分全扣

5月26日,安徽交警在合肥查酒驾,发现一名女子身穿印有“中国境内没醉过”字样的T恤,经检测发现其涉嫌酒驾。交警扣除其驾驶证,扣12分,罚1500元。


4、西班牙为新冠肺炎逝者哀悼10天 死亡病例已超2.7万

中新网5月27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西班牙从27日开始,将为新冠肺炎逝者哀悼10天。新冠疫情在西班牙已夺走超过2.7万人的生命。
 
在哀悼期,西班牙公共建筑上的所有旗帜将降半旗。
 
西班牙总理桑切斯在社交网站“推特”上表示,为期10天的哀悼,是西班牙民主转型以来最长的哀悼期,“我们将表达哀思,缅怀逝者”。
 
26日的内阁会议批准施行哀悼期,西班牙政府发言人蒙特罗(Maria Jesus Montero)说,西班牙还将举行一个纪念逝者的仪式,由国王费利佩六世主持。
 
“百分之八十的逝者年龄在70岁以上,他们帮助建立了今天这个国家,我们将举行一个正式的仪式来纪念他们,”蒙特罗说,但她没有透露仪式的具体日期。


5、刘国深:“中华民国台湾”是挑战底线的“谋独”把戏

眼下在台湾,各种“去中国化”政治戏码层出不穷,严重扰乱台湾社会认知体系,给两岸关系带来严重冲击和影响。近来,民进党当局领导人重提所谓“中华民国台湾”政治符号,意在继续推进“渐进台独”,并可能成为“正名制宪”“法理台独”的前奏,必将造成严重后果。
 
以“中华民国台湾”取代“中华民国”,是挑战底线的“谋独”把戏
 
“中华民国台湾”是民进党内一些“台独”人士的“创造发明”,其本质是让“台独”借壳上市,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和迷惑性。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偏安一隅的台湾当局虽继续使用“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政府”的名称,但充其量只是中国领土上的一个地方当局。当然,在两岸统一之前,“中华民国”及其所代表的一中意涵,对于维护两岸的历史及法理连接仍有其现实意义。而“中华民国台湾”论意欲割断这种连接,其欺骗性和迷惑性就在于,表面上把“台湾”和“中华民国”联结在一起,实际上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割断了“中华民国”与大陆的连接,这个“中华民国”已不再是成立于1912年“领土及于大陆”的“中华民国”,其时间上局限于1949年以来,空间上局限于台澎金马。台湾地区领导人“5·20”就职讲话已非常清晰地说明了这一点。这既可安抚“中华民国派”,又可向部分“独派”交差,能够满足台湾内部消费,具有一定的政治市场。
 
从本质上说,“中华民国台湾”与“中华民国”具有完全不同的政治属性。“中华民国台湾”的提法是分裂国家领土主权的政治花招。台湾有学者指出:“台湾今天仍在中华民国辖下,根据蔡英文就职宣誓效忠的中华民国宪法,以实际行动谋求‘台湾独立’,岂止是‘妨害国家尊严’,‘危害国家’,根本是变更国体,依其誓词,得接受最严厉的制裁。”
 
台湾政客玩弄“台独边缘”骗术食髓知味
 
1979年以来,两岸关系从对抗逐渐走向对话、交流、合作乃至共同事务合作治理的道路,虽然期间也有波折,但总体上看,两岸双方透过交流交往累积共同的利益、情感和政治共识,为和平解决两岸分歧创造条件。但是,民进党内一部分“极端台独”分子,利用民进党在台执政之机,大玩各种花招的“台独边缘政策”游戏。
 
以教科书政策为例,虽然课纲调整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法理和历史事实,但背后的企图是瓦解体现两岸同属一中的相关法理规定。就像民进党当局不接受“九二共识”,背后的企图就是掏空台湾人长久以来的两岸同属一个国家认知。民进党当局利用政治骗术谋求政治私利,对两岸同属一个国家进行极限破坏,用“切香肠”的方式无限逼近“法理台独”边缘。这种极限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走政治钢索的政治诈骗手法,普通台湾民众很难看穿。但是,这种无限趋近“法理台独”的政治冒险终有失手的时候。未来,民进党政客如继续在“台独边缘政策”上食髓知味,触碰《反分裂国家法》底线的情形将不可避免。
 
民进党当局“台独边缘政策”终将引火自焚
 
民进党当局企图透过更换“政治符号”摆脱一个中国的政治和法理束缚,必然挑战台湾地区现行的法理和政治秩序。同样,“中华民国台湾”取代“中华民国”,两岸政治关系的性质将发生重大变化,危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大陆方面将不得不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法理和政治现状。不仅如此,民进党当局挑战底线的“台独”举动,将严重影响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冲击地区秩序。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民进党当局“台独边缘政策”的政治骗术终有被戳穿的时候。民进党是付不起走向“独立”的代价的,国际社会也不可能接受台湾走向“独立”。民进党当局搞此类政治戏码,只会使两岸滑向零和对抗。事实上,随着大陆综合实力快速增长,“已经具备在物理方面解决台湾问题的条件和能力”,即使有人失去理性,突破底线,大陆方面反制的政策工具也是相当多的。一旦两岸关系出现重大变化,除了武力解决方案,还可以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外交等手段对台湾地区实施治理。“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如果民进党当局失去理性,逾越法理和政治底线,其结果只能是加快两岸完全统一的进程。希望民进党当局迷途知返,尽快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作者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原题为《刘国深:“中华民国台湾”是挑战底线的“谋独”把戏》))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汇能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汇能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www.wlchinahn.com/news/hangyezixun/202005/9614.html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1090451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汇能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