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奕聂远同框是怎么回事?具体情况是怎么样? - 汇能之窗网
推广 热搜: SEO  广州  贷款  深圳  网站建设  医院  用户体验  贵金属  机器人   

黄奕聂远同框是怎么回事?具体情况是怎么样?

   日期:2020-06-07 00:11:07     来源:互联网    浏览:14    
核心提示: 在娱乐圈中分分合合的恋人,总会再遇见,黄奕聂远同框已经时隔二十年,两人曾为恋人,还合作过《上错花轿嫁对郎》呢

  

黄奕聂远同框


1、时隔二十年!黄奕聂远同框 两人曾为恋人

 在娱乐圈中分分合合的恋人,总会再遇见,黄奕聂远同框已经时隔二十年,两人曾为恋人,还合作过《上错花轿嫁对郎》呢。

  6月6日,黄奕晒出了一组和聂远的合体照片,并且配文:“好久不见”。照片中,两个人并没有生疏感,显得很亲热,黄奕还把手搭在聂远的肩膀上,两个人看着都很高兴。

  众所周知,黄奕和聂远曾经是一对情侣,在《上错花轿嫁对郎》中两个人也是各种高甜,只是可惜恋情最后没有修成正果。但是两个人的关系还是相当好,而这一次合体也是两个人有了合作,真的是分手仍然是好友的典范了。



 

2、日媒:日政府首批将与四国互相放宽出入境限制,商务人士优先

据日本政府相关人士6月5日透露,日本政府对于放宽因新冠病毒疫情扩大而限制出入境的措施,汇总了基本方针草案。主要内容是要求提交是否感染病毒的PCR检测阴性证明,以及在前往国家内的行动计划书。据了解,日本政府已经优先放松商务目的的往来限制,与首批4个国家已进入具体协调阶段。
 
据共同社6月6日报道,日本政府认为泰国、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4个国家的疫情得到了控制,可以相互放宽出入境限制。目前,日本拒绝入境的对象包含该4个国家总计有111个国家和地区。这4个国家原则上也禁止日本人入境。日本政府今后将考虑鉴于4个国家的检测体制等推进磋商,尽早放宽限制。
 
相关人士称,日本政府目前打算优先商务目的和医务人员等的往来。如果从日本出境,首先要在日本接受PCR检测,然后向前往国家的驻日大使馆等提交阴性证明和在访问地的行动计划书。抵达对方国家后再次接受PCR检测,一定时期内活动范围仅限往返于酒店和工作地点之间。
 
在移动限制方面,日方与协商国家正在朝着本国公民获得阴性证明后14天的方向进行协调,但也有可能是从抵达对方国家之日起算的14天。在限制移动期间,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利用公司准备的车辆等移动是前提。据分析,依照对等原则,对方国家也会对日本采取相同措施。
 
据了解,日本外相茂木敏充5日与澳大利亚外长佩恩举行电话会谈,确认将为放宽出入境限制推进磋商。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就放宽对象预计称,商务相关之后设想是留学生和务农人员, 游客大概是最后。



3、疯狂口罩①|跌下暴富“神坛”:从日赚十五万到面临亏损百万

“从天上掉到地下”,王刚只用了半个月。
 
王刚的企业生产的一次性防护口罩。受访者供图
 
“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积蓄,一下回到了解放前。”6月2日,在济宁投资开口罩生产厂的王刚(化名)如此向澎湃新闻描述自己杀进口罩市场的遭遇。
 
4月中旬投资生产口罩,10天内两笔订单,3天生产完,利润三四十万。王刚回忆,那时,看到口罩机就像看到金山。
 
之后形势便急转直下。4月底,随着市场饱和,供大于需,再没大订单;口罩利润也骤降,王刚和合伙人投资的300多万,眼见要打水漂。
 
五一劳动节时,觉得做啥都没意思,王刚天天靠打游戏麻醉自己。
 
业内有这样的说法:“先来的住豪宅,后来的上天台。”稳赚不赔的,是口罩、原材料和口罩机的“倒爷”们。
 
对“口罩机就像印钞机”“有口罩重镇造出许多千万富翁”等传言,业内人士多避讳不谈。“中国人讲究富不外露。另外,也担心被骂发国难财。”
 
其中一人强调:“你们只看到那些笑的,没看到那些哭的。”
 
一天赚15万,“感觉就等着数钱了”
 
近些天,王刚在考虑转行。
 
2012年,从销售员做起的王刚,作为小股东,和合伙人在山东济宁开了家无纺布袋厂。2016年开始主做外贸订单,每年销售额600多万,利润还算可观。
 
因为没钱,今年34岁的王刚一直没有买房。疫情发生前,靠这几年做外贸攒下的五六十万积蓄,他在济南看中一套二手房,交了定金,计划年后办手续。
 
这一切,被疫情打乱了。
 
2020年3月下旬,王刚的工厂复工。当时,国外疫情已经暴发,根本没外贸订单。国内需要无纺布袋的展会、活动,也都停办。“压力很大,没有订单,工人就会流失,重新招聘、培训,都有成本。”王刚回忆。
 
工人们在生产。受访者供图
 
促使王刚和合伙人决心杀进口罩市场的主要原因,是有不少同行转型生产口罩,“听说赚了几百万”。他们认为,公司一直做外贸,算是优势。
 
4月7日,曲阜宝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办好。4月10日,通过微信群买来的四套二手一次性口罩机到货并调试好,开始生产。因为一直做外贸,王刚深知质量的重要性。4月15日,公司拿到SGS中国和欧盟CE认证。
 
刚拿到认证,公司就接到意大利110万只一次性防护口罩订单。当时,过滤95%级的熔喷布每吨50多万,核算下来每只口罩成本人民币9毛,可卖一块三四。因为是外贸公司订单,对方拿走过半利润,每只口罩还能赚两三毛。
 
“对方要的非常急,我们铆足了劲生产,两天两夜就完成了订单。”王刚回忆,最终,口罩顺利通关,质检也合格。两天赚了二三十万,王刚感觉很疯狂。
 
“看着口罩机,就像看到了‘金山’。”王刚说,那时,感觉就等着数钱了。
 
因为是二手口罩机,也非大厂出的,总是出现问题,比如压片不整齐,需要调试,影响生产进度。王刚和合伙人毫不犹豫,就把这四套口罩机卖了。原本每套20万买的,卖了18万。然后,重新采购一套大厂的一次性口罩机。
 
4月20日,花200万采购的N95口罩机也到了厂。这距他们付完全款已经15天。
 
紧跟着,公司就接到一笔30万只的订单,对方只要N95口罩的“白片”(注:口罩切片机比较贵,可能对方企业不愿投资),拿过去二次加工,然后出口到新加坡。
 
“我们每只赚5毛,一天一夜就赚了15万。”王刚说,“你想想那是什么感觉”。
 
利润惊人,投入也不低:加上改造无菌车间的40万,投资已达300多万。
 
王刚的企业的无菌车间。受访者供图
 
当时,合伙人打趣说,自己有两个儿子要娶媳妇,王刚也要娶媳妇,照这样下去,一个月可以赚三百万,“娶5个媳妇的钱也够了”。
 
趁房价低,已经把所有积蓄投资进去的王刚,甚至重新开始看房。他盘算着,即使自己是小股东,两个月也能分一百多万,“到时候直接全款买房了”。
 
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口罩行情会在半个月内急转而下。
 
“先来的住豪宅,后来的上天台”
 
国内疫情趋稳后,不少个人和企业还留有库存,口罩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
 
第二个大订单后,虽然国内几百只(多是家庭自用)、五千一万只(企业复工用)的订单还有,但王刚的口罩厂从4月底开始就再没接过大订单。
 
当时,口罩市场已经饱和。
 
王刚慌了,开始发朋友圈,发动所有亲戚朋友帮忙卖口罩,但效果甚微。“
 
有朋友找到一个地方防疫指挥部的领导,一问,人家还库存了许多口罩。”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以工商登记为准,1月1日至5月31日,我国口罩相关企业新增注册70802家,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255.84%。其中,4月35260家,5月开始下降,为10283家。此外,据央视报道,3、4月,中国验放出口的口罩就达278亿只,约为去年全球口罩总产量的3倍。4月24日一天,就出口10.6亿只。
 
到五一劳动节,王刚彻底失去信心,“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天天打游戏麻醉自己,晚上一直打到累得受不住才睡。唯一出去的时候,就是买烟”。
 
不说没订单,即使有订单,按后来的口罩利润率想收回投资,也不可能。眼见积蓄要打水漂,王刚感觉,自己“一下回到了解放前”,活得很失败。
 
多名业内人士说,疫情严重时期,因封路管控,想杀进口罩市场不容易。当时,“许多厂转产生产口罩机”,仍一机难求。最高时,N95口罩机炒到230多万,一次性口罩机100多万。订机要全款,而且发货多在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后。结果是,疫情初稳时杀进口罩市场的投资者,能在三月中下旬投产都算是早的。而且,当时口罩机厂根本不上门安装,许多口罩机调试不好就“趴窝”在那。
 
据这些业内人士观察估算,疫情初稳开始进场的口罩生产线投资者,90%都无法收回成本。“不上N95口罩机还好些,上了N95口罩机的,亏损百万很正常。”
 
业内有这样一句话:先来的住豪宅,后来的上天台。
 
在国内某口罩重镇,一位开着玛莎拉蒂的口罩业务员告诉澎湃新闻,后入场陷进去的不少,这些多是亲戚朋友合伙投资,赔了钱,难免闹矛盾。“你们只看到那些笑的,没看到那些哭的。”
 
还是决定把机器留下来
 
五一假期过后,经过朋友开导,王刚感觉好了一些,愿意出来做事了。
 
王刚听说,浙江一些同行在国内疫情初稳时,就开始做口罩,“做了一段,立马就把机器卖掉了”。如今,一次性口罩机的价格已跌到二三十万,但也是有价无市。王刚与合伙人商量后,还是决定不卖机器。5月,曾有口罩厂找到他们,提出让他们把口罩机放厂里,然后根据口罩生产数量分成,他们也拒绝了。
 
王刚说,目前,无纺布袋市场在恢复,他们决定以无纺布袋为重心,将口罩作为副业。原因是,周围正规口罩生产企业不多。
 
和王刚遭遇类似的李磊(化名),与王刚选择不同。他是国内某口罩重镇人,姐夫家是开口罩厂的。国内疫情初稳时,他花200多万上马一套N95口罩机,相比一次性防护口罩,每只N95口罩的利润要高很多。然而,口罩机一直调试不好,无法投产。担心口罩机降成废铁价,他以30万的价格,把口罩机卖了。
 
即使如此,前期“倒口罩”的李磊说,他还赚了十几万。
 
疫情期间,像李磊这样,倒口罩机、口罩、熔喷布的,稳赚不赔,许多都发了财。不过,最赚钱的,还是那些原本就生产口罩,以及疫情早期杀进市场的。
 
一场疫情,留下了“口罩机就像印钞机”“有口罩重镇造出许多千万富翁”等传言。
 
对此,这些业内人士多避讳不谈。“中国人讲究富不外露。另外,也担心被骂发国难财。”
 
现在,市场上原本达不到口罩生产标准的80%级(过滤效率)以下熔喷布,已从四五十万每吨,暴跌到每吨万元。95%级熔喷布,也从最高时六七十万降到25万,99%级熔喷布则从70多万降到30万。
 
王刚告诉澎湃新闻,此前熔喷布难买,担心涨价,在生产第一批意大利的订单时,公司东拼西凑买了两吨多,还有一半没用。按现在的口罩价格,再生产卖出去只能保本。更悲催的是,连订单都没有。
 
“我们愁得不行,在考虑开网店,拓宽口罩和无纺布袋销量。”王刚说,现在,国内口罩市场已经饱和。不过,那些轻工业欠发达的国家,对口罩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只要质量达标,仍然可以出口。现在口罩出厂价还是比疫情前高,相比之前每只口罩几分钱的利润,现在的利润还是可观的。
 
“在外面也是报喜不报忧,父母问,也都是说还行。”王刚只能咬牙硬撑着,“仅剩的希望在出口,谁也不知道以后的疫情形势如何,边做边看吧”。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汇能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汇能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www.wlchinahn.com/news/hangyezixun/202006/10067.html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1090451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汇能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