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卫组织暂停羟氯喹治疗试验
1、特朗普力荐“神药”前途堪忧?世卫暂停抗疟疾药物羟氯喹临床试验【环球网报道记者侯佳欣】据路透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周一(25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出于安全考虑,世卫组织已暂停在新冠肺炎患者身上进行抗疟疾药物羟氯喹的临床试验。
谭德塞称:“执行小组已经在‘团结试验’中暂停使用羟氯喹,同时数据安全监测委员会(thedatasafetymonitoringboard)正在对安全数据进行评估。”
“团结试验”是世卫组织及其合作伙伴正在多个国家组织的一项研究,通过对其中一些未经测试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以生成可靠数据并确定哪些治疗方法是最有效的。
尽管关于羟氯喹的临床试验已经暂停,不过谭德塞也提到,“团结试验”中其他潜在新冠治疗方法的临床试验仍在继续进行。
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他们是基于“高度谨慎”而做出暂停抗疟疾药物羟氯喹临床试验的决定。
羟氯喹是一种抗疟疾药物,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以来向公众推荐羟氯喹,还称自己服用该药物以预防新冠病毒。然而,根据世卫组织此前建议,只能在临床试验中使用抗疟疾药物羟氯喹,不宜把它作为治疗或预防冠病的药物。
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5月22日发表论文也表示,对于全球多个国家9600多个因新冠病毒感染而入院治疗的患者的治疗分析发现,使用含有羟氯喹或氯喹(同时使用或未使用大环内酯)的治疗方案,对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无益处,相反,反而会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和院内死亡的危险。
不过,特朗普一再吹捧羟氯喹,他于5月24日的采访中继续为该药物辩护。当天,特朗普表示自己已停止服药。但他同时表示,羟氯喹“好评如潮”,挽救了许多生命。“我非常相信这个药物,白宫有两个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我开始服用它。”他说,“你看一下就会发现,它的好评如潮。”
当地时间25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例行疫情记者会。会上,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可以看到日本政府抗疫的“成功”。记者会稍早前,日本全国已“解封”。
谭德塞表示,大家可能知道,日本首相安倍已经宣布解除六周前实施的紧急状态。如果看一下(日本疫情)高峰期的病例数量,每天超过700例。现在降到了每天40例左右,死亡人数也保持在最低限度。
他说,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日本的成功,但同时日本会继续做病例识别、追踪、适当护理以及隔离。这些措施仍然存在。因此,取消一些严厉措施并不意味着基本措施不会得到落实。
谭德塞借此提醒道,许多国家包括日本正在解除紧急状态,这些国家必须确保公共卫生措施到位,并继续实施正确的防疫手段。
日本当地时间25日傍晚,首相安倍晋三在记者会上宣布,解除东京都、北海道、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等5个都道县的紧急状态。至此,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全部被解除紧急状态。距4月16日全国发布紧急事态宣言,已有40天之久。
安倍在记者会中夸耀,日本的解除标准在全球范围来看都非常严格,“在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基本控制了本次疫情流行”,展现了“日本模式”的力量。在宣言解除后,日本政府宣布力争使避免密闭、密集、密切接触“三密”状况及戴口罩等“新生活方式”固定下来。
日本劳动省数据显示,解除是根据最近1周新增感染者每10万人口约0.5人以下、医疗提供体制及检测体制这三点作出的综合判断,最近10天日本全国每日新增均在50例以下。
此外,谭德塞还在记者会谈及了特朗普力荐的“抗疫神药”羟氯喹。他援引上周五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的研究报告指出,出于安全考虑,世卫组织已暂停使用抗疟疾药物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试验,数据安全检测委员会将进一步研究羟氯喹的相关安全数据。
该报告引用数据指出,在单独使用(羟氯喹)或与大环内酯类药物合用,评估患者死亡率更高。
3、商务部长:外国企业把非医用物资用于医疗,责任在进口方
3、商务部长:外国企业把非医用物资用于医疗,责任在进口方
5月25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结束后将举行“部长通道”采访活动。期间有记者向商务部部长钟山提问称,在此次全球抗击疫情中,中国做了很大贡献,向世界提供了大量的防疫物资。但国际上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的说中国政府在限制出口,也有的说中国出口的防疫物资质量有问题。请问钟部长,对此您怎么看?能否介绍一下中国在这方面的相关工作。谢谢。
钟山:谢谢你的提问。首先我要说的是,中国没有对防疫物资出口进行限制,我们是开放的。全球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已经向19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大量的防疫物资,为全球应对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行动,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赞赏和肯定。
刚才你讲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有些国家质疑中国出口防疫物资的质量。我想讲的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防疫物资的质量。我们已经建立了从商品生产,到标准认证,再到口岸监管 “三位一体”的防疫物资监管体系。总的来说,中国出口的防疫物资质量是好的。
中国防疫物资的出口大致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中国提供的无偿援助,已经向超过15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援助。第二类是外国政府请中国政府帮助他们采购的。第三类是外国企业向中国企业的直接商业采购。这三种类型,前面两种防疫物资质量是有保障的,目前没有出现问题。对第三种外国企业到中国的采购,出现一些问题。这个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的企业在标准认证、质量上存在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严肃查处,停止他们的防疫物资出口。还有一方面是来自于外国企业的问题,这些外国企业把非医疗用品、非医用物资用于医疗,比如口罩,我们国家出口的口罩分医用的和非医用的,这些国家的企业把这些非医用口罩送进了医院,甚至用到临床上去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也知道,一些国家发现问题后,对这类企业也进行了查处。这个责任是进口方的。下一步,只要相关国家需要防疫物资,中国还会一如既往地提供支持,共同抗击疫情。谢谢。